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時:馬英九願景美好 可惜缺乏準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4 11:36:30  


  中評社香港9月24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天社論說,馬英九日前提出承認大陸學歷讓陸生登台、松山機場國際化兩項政策,其基本方向都是正確的,在此我們想要提醒的是,要引進外來資源之前,我們必須先作好應有的準備,才能為一切長遠發展打造穩健的基礎。

  以承認大陸學歷為例,這不只是大勢之所趨,對兩岸雙方也有正面意義,許多人因此引頸期盼。一方面,交流為校園帶來的切磋刺激,有助於提昇學術水準,並且增進兩岸人民對彼此生活、制度、價值觀的了解,拉近年輕世代的心理距離。

  當然也有人抱著現實的考量。在少子化的潮流下,台灣許多大學近來苦於招不到足夠的學生,經營上搖搖欲墜,因此不少人寄望開放陸生能帶來新的財源,讓學校免於倒閉關門。然而,如果自己體質不良,卻不思檢討改進,完全把希望寄託於外來的拯救,不僅一廂情願,也是很危險的。

  社論指,台灣這些年來廣設大學,品質的確良莠不齊,七分也可以上大學,但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卻迭創新高,若能藉由市場機制自然淘汰不良大學,反而有助於教學品質。現在後段班的大學如果存有依賴之心,一味指望靠陸生解決困境,卻不積極改善教學與經營品質,結果可能會失去自救的機會。

  做白日夢容易,現實狀況卻未必那麼樂觀。大陸優秀人才非常多,香港、新加坡的大學均以優厚獎學金來爭取最頂尖的學生。對大陸學生而言,要留學,台、港、星乃至歐、美、日,都是選擇之一。如果大陸學生願意付出高學費來台灣念書,必然是因為能得到足夠的收穫,文憑將來也有市場價值,不是光靠“台灣”這面招牌就可以讓陸生把門檻踏穿的。大學本身素質太差的話,大陸學生也不見得會有興趣。

  有些人對大陸有過於一廂情願的期待,但期待和事實往往會有差距。例如原本以為農產品銷往大陸一定會大發利市,結果三分鐘熱度一過,銷售績效每下愈況,而這又必須歸咎於事前過度樂觀、不了解大陸市場、以及缺乏整體行銷管道。在前進大陸市場之前,我們沒有做好準備功課,現在唯有重新檢討策略,才有能力再度進軍大陸。

  社論表示,同樣的情形也見諸大陸觀光客來台,之前政府開出一天三千人的支票,結果如今一天不過二、三百人。但台灣對陸客來台手續、旅遊天數及地點的諸多規定,令陸客覺得頗不方便,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現況可能還會持續。兩岸交流必須本著彼此尊重、相互體諒,不能一面對大陸市場有不切實際的依賴,一面卻不對自己有所要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