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民意一斤五角?看來也是筆划算的生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03 08:32:36  


  中評社香港8月3日電/台灣聯合報黑白集今日刊文說,經過兩個多月,劉“內閣”終於跌跌撞撞地開出了它對民意的估價單:每公升五毛錢。

  若按“冷冰冰”的油價計算公式走,汽油八月得調漲五角;這個錢,“行政院”硬叫中油自己吞了下去。由此換算出“內閣”對民意的“敬畏值”,恰恰是每公升五角。一點小意思,中油多負擔八億元,即幫政府省掉一頓“不知民間疾苦”的臭罵,看來也是筆划算的生意。

  文章指出,正當國際原油進入下坡路段,“行政院”做這個順水人情,只能說是對執政兩個多月的波波折折,還社會大眾一個人情債,化解一些積怨。但是,政府若以為這種短期手段足以對付詭譎的能源危機,那便是太天真了。

  政府的施政,不外在“維持常態原則”與“因應現實變化”之間求取動態的平衡,不可能一技走遍天下。劉“內閣”之所以陷入“父子騎驢”的窘境,就是一再在專業和民意兩端首鼠游移,沒有主見,甚至缺乏說服民眾的膽識。事實上,這次油價若漲,一定會被罵到臭頭;然而,如今未漲,外界譏諷“內閣”“自食其言”的聲音亦未稍歇。目前的情勢,可謂政府的脆弱被輿論看穿;所以,不論漲或不漲,都免不了一頓奚落。不過,這次“不漲”恐是迫不得已的權宜之計,下不為例。

  文章認為,民意如流水,五毛錢收買不了多久的人心。若油價改為每周調整,政府或許趕得上這波“降價”季風,讓民眾再舒一口氣;那樣,來日再漲,民眾就更沒話可說了。但是,政府在坐待這個運氣的同時,還須加緊重振社會的信任。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