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游擊戰不但不會結束,還會一路再擴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26 08:55:58  


  中評社香港7月26日電/是調整步伐也好,是自我打氣也罷,上路已近兩個月的“行政院”,最近把所有的“閣員”都找上陽明山,舉辦了一場“內閣研討會”,並藉此時機同步進行了一次“自評”,自己診斷自己過去兩個月做得怎麼樣。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題為“與其惡補,不如重新認識這個時代”的社論說,就這一點而言,劉兆玄好像還是頗為滿意,認為打游擊的執政方式已告一段落,未來將展開正規戰的治台方式。劉兆玄是該有這樣的自我期許,我們也期盼情勢會朝這個方向走,只不過我們並不像劉兆玄那般樂觀,認為目前的執政團隊,已能有效擺脫打游擊的執政方式了。

  本來在政策治理上,確實沒有所謂的游擊戰與正規戰的分野,同一套治“國”藍圖,也不可能分為打游擊戰的階段與打正規戰的階段。劉兆玄自評在過去兩個月的執政,是一種“打游擊的執政方式”,其實是一種相當客氣的說法,講不好聽點,其實就是不斷疲於奔命地在“危機處理”。“閣員”隨便說錯一句話,就能頃刻間釀成喧天的風波,在野黨隨便拋一個議題,就能馬上將“內閣”打得灰頭土臉;隨便一個媒體名嘴興之所至的指導棋,相關“閣員”也跟著手忙腳亂,結果大家看到的畫面不是官員頻頻在道歉,就是突兀地在做秀;許多官員不是過分低估媒體的效應,就是過分在乎媒體的反應,結果不是發言不當,就是不敢再發言。這一切的一切加總在一起,結局就是劉“內閣”雖自認做了許多事,但民眾的感受卻依舊是一塌糊塗,民調聲望一路下墜,劉兆玄也許覺得很冤,但民眾具體的感覺不會說謊。

  社論說,這確實是令人意料之外的發展。要知道,劉“內閣”當初的布局,泰半都是挑有行政閱歷、經驗豐富的前朝老臣,用意之一應該是希望能減少政黨輪替之際的磨合與陣痛,讓整個團隊能夠馬上進入狀況,根本不需要什麼“過渡期”,沒想到這批政壇老鳥的表現竟像是“新手上任”,被幾個議題操作一攪和,就整個破功了。

  我們當然可以為這種“期待落差”找出無數說得通的理由:諸如大環境不佳啦,技術官僚不懂得媒體生態啦,在野黨擺脫不了藍綠惡鬥心態啦……,某種程度上說,這都可算是理由,但其實也算不上是真正的理由,今天全球各國的執政黨,有哪個不是在接受這種洗禮?劉“內閣”要人民降低對“薪水不縮水、物價不要漲、股價止跌回升”的期待,同樣的,執政黨恐怕也不能期待會有一個“永遠榮景的大環境、溫良恭簡讓的“國會”與媒體、以及溫馴可愛的在野黨”!

  社論認為,某種程度上說,劉兆玄的診斷是對的,動員“閣員”上課,重新教他們怎麼去與“國會”相處,怎麼去應付媒體確有實務上的必要。只不過問題並不這麼簡單,如果把“閣員”關進了陽明山,請名嘴來為大家上幾堂課,以為從此以後游擊戰就宣告結束,正規戰正式開打,那就是天真的可以,說不定更大的傷害還在後頭。 

  理由很簡單,執政的期間越長,在野黨可以操作的議題就更多,媒體發動伏擊的機會也更多,而“國會”藉機擴大事端,媒體名嘴配合見縫插針也只會更頻繁,所謂的游擊戰不但不會結束,還會一路再擴大,甚至每天都會有新的戰場出現,執政黨想打正規戰,很抱歉,就算開闢了戰場,也可能根本沒人要理你!

  社論表示,所以,與其寄希望於短期的“惡補”,不如調整心態,重新認識這個時代氛圍,那個技術官僚主導一切的年代早已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眾聲喧嘩的公共空間,永遠都混雜著不同的論述與立場在進行對抗,處在這個年代中的執政者,永遠都處在腹背受敵的狀況,如果還抱著昔日那種“好官我自為之”,“民眾遲早會瞭解我們苦心”的念頭,遲早會在變動不居的時代中被吞噬,與其期待能躲過游擊戰,還不如正面面對游擊戰,視其為有效治理的一部分。

  處在這個年代,執政者承受的壓力不可能會小,但也並非只能挨打,必須要謹記的是,除了要有好的政策,還需要有清晰的政策論述;除了要有好的執行方案,還需要不斷的溝通與對話!不必被民意的快速變動所驚嚇,在這個多元文化相互激盪的年代中,老百姓並不是笨蛋,不可能永遠被政客與媒體牽著走,否則也就不會有所謂的政黨輪替,不是嗎?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