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東莞市委書記:東莞“傷風”,香港也“感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24 14:20:31  


 
  第五,“特殊的經濟發展速度。東莞經濟發展一直比較快,改革開放30年,一直保持平均20%的增長速度,去年產值已經達到3151億元。去年增長了18.1%,前年增長19.3%,大前年是19.6%,今年上半年仍增長了16%。”

  “東莞有今天,一方面確實得益於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政策,一方面則是毗鄰港澳的優勢。東莞很有利的是,莞籍香港人超過100萬,也就說每6個香港人,就有一個原來是東莞人,這也是東莞發展快的很重要的原因。”劉志庚說。

  “產業結構不合理存在問題”

  劉志庚坦承東莞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發展空間有限,農業用地限制很多;其次,是產業結構不够合理,過去靠三來一補起家,但現在慢慢暴露出很多問題,三來一補屬於加工型,研發銷售的主動權都在外;勞動密集型產業結構還帶來了人口太多的問題。”

  “同時,環境保護的問題也非常嚴峻。現在東莞的環保投入很大。我們同時在建36個污水處理廠、4個垃圾填埋場以及2個醫療垃圾處理廠,加上管網建設等,投入治污資金達200億元。”

  劉志庚說,特別是為了保護供港的東江水質,東莞犧牲了自己,把東江上游污水引入東莞的運河,並將東江上游污染企業全部遷走。而為還香港一片藍天,治理陰霾天氣,截至目前東莞已經關閉了43家水泥廠、286個磚廠、500多家養殖場。

  談到社會治安的問題,劉志庚風趣地說:“東莞經濟發達,聚集了大量的老板,也聚集了大量貧困地區的工人,同時也聚集不少犯罪分子。”而第五個問題則是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好的鎮產值有十幾個億,差的只有兩個億,兩個鎮街有11個相對欠發達。

  “减免幾個億,留住外資企業”

  劉志庚說,目前東莞正在大力促進社會經濟雙轉型,“要求很高,壓力很大;說到產業轉型,不是趕廠走人,在本地轉型提高,加大技術進步的力度,這才是根本。對於污染嚴重、用人多、生產水平低、耗能多的生產環節有序調整,但也要按生產規律辦事。要穩調結合、進出結合、政企結合、點面結合。”

  對於目前廣東搞雙轉移,內地很多城市來東莞招商,劉志庚說:“實際上招不走,企業都會算賬,綜合環境珠三角還是比較好。東莞好的企業走了,只能說明我們的工作沒做好,要檢討自己。”

  “現在,我們要求各個鎮、村要做好外商企業的工作,特別是要為他們提供服務。像最近我們對外資企業有關費用减少了幾個億,不收費;政府又准備拿出轉型基金,對好的企業扶持他們轉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