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美凍對台軍售 有利台海穩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9 09:34:13  


  中評社香港7月19日電/美軍太平洋總司令蒂莫西 · 基廷表示,美國已凍結對台出售武器。《澳門日報》今天發表題為“美凍對台軍售 有利台海穩定”的社論指出,美國的這一新舉動,成為中美關係改善的積極表現。然上述說法尙待事實證明,因軍方與國務院官員的說法存在矛盾。

  社論說,基廷是十六日在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發表演說後回答現場聽衆提問時作此表示的。他說,據他了解,美國政府最近的確沒有與台進行重要的武器貿易,美國決策階層通盤思考台海兩岸目前的軍事形勢,認為目前台海兩岸局勢緩和, 對台軍售沒有急迫性,從而作出此一決定。基廷強調這是當局現在的政策,他特別指出:台海情勢比他去年剛上任時緩和得多,發生軍事衝突是“非常、非常、非常不可能”。不過,基廷還是重申“美國對於台灣安全的承諾”不會改變。

  社論表示,消息透露,這次凍結售賣的武器達一百一十億美元,當中包括三十架阿帕奇直升機、六十架黑鷹直升機、八艘柴油動力潛艇和四套愛國者防空導彈裝置。此外,台灣還要求購買價值五十億美元的六十六架F十六型戰機。這些都是現役的先進武器,如果得到這批裝備,台灣的軍力將得到相當程度的提升。消息透露,包括國務卿賴斯和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在內的一些高級官員,阻止了這筆對台軍火交易,這種局面可能會維持到布什總統離任。

  其實,凍結對台軍售的消息多天前已傳開了,有台灣媒體引述美方消息人士稱,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曾致電台灣“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要求馬英九政府不要再就美國對台軍售議題多言,布什政府已決定凍結多項對台軍售。針對媒體報道,馬英九及“總統府”發言人在十二日分別澄清“該報道不是事實”,還表示蘇起“從未接過有關電話”。當局所以這樣做,相信是不想引起太大的震動,同時爭取時間說服美方改變此一決策。當然,美國最後還是讓基廷公開了美國的重要決定。

  無疑,海峽兩岸局勢的緩和,是導致美國凍結對台軍售的重要原因。國民黨的勝選,馬英九的上台,兩岸關係迅速走向緩和,大陸海協和台灣海基兩會商談得以恢復,周末包機直航和陸客赴台遊覽的實現,便是重要標誌。目前,兩會又在籌備第二次“江陳會”,繼續擴大和完善周末包機服務,海運直航和貨運包機也擺上議事日程。兩岸間出現了“經濟合作、政治和諧”的局面,迎來歷史上最好的和平發展時期,互信正在增加。在此形勢下,台灣實無必要再向美購買先進武器,刺激兩岸的軍備競賽。況且,目前兩岸都面臨改善經濟的繁重任務,應該把更多的財力投放到經濟領域,不應彼此消耗於軍備競賽中。

  社論認為,美國可能凍結對台軍售,還有別的原因。例如,在朝核和伊核會談中爭取中國大陸的合作,不希望因為對台軍售搞壞和北京的關係。

  社論說,中國大陸一直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並未對美構成威脅,這被越來越多美有識之士所理解。而且,只要台灣不發生“獨立”事態,大陸也不會動武。近年,中美高層進行過多次戰略對話,達成許多重要共識,雙方認為必須妥善處理台灣問題,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維護中美關係大局。美國凍結對台軍售,無疑朝這個方向走出有意義的一步。

  社論又認為,凍結軍售帶着暫時性質,並非停止或結束,隨時可以恢復,對此,中國大陸的反應也顯得謹慎。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表示,“我們已經多次重申在美國向台灣售武問題上的立場。我們關注美方的有關動向,敦促美方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的原則,不要做違反承諾的事情。”

  社論最後說,一九八二年的“八·一七”聯合公報寫明,美國政府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都不超過中美建交後幾年供應的水平,美國準備逐步減少它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達致最後的解決。但長時期來,美方並未認真執行這一承諾。希望美國以台海局勢好轉為契機,以凍結軍售為起點,逐步向停止對台出售武器的方向調整其政策,為進一步穩定台海局勢、為發展中美關係作出新貢獻。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