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央視或在冬季重回台灣 編導對收視率樂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6 11:27:14  


  中評社香港7月16日電/兩岸和解的清凉之風,在直航和觀光方面率先試水後,終於即將吹到電視和文化領域。在告別台灣整整五年之後,中央電視台(CCTV)正面臨一個新的契機。有專家認爲,央視落地台灣的時間“大約在冬季”,央視編導趙斌對落地後的收視率比較樂觀。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台灣“新聞局長”史亞平7月2日表示,目前當局對包括央視和鳳凰衛視在內的兩個頻道采取“鬆綁”的態度,會核准其落地。《台灣經濟日報》3日報道稱,“新聞局”已開始研究擬定兩岸電視台對等談判的方案,目前正“一邊審查鳳凰案,一邊研商兩岸電視台開放對等談判”。

  台灣時事評論員江岷欽談及“央視落地”的時機非常樂觀,“現在直接溝通的管道多了,兩會復談,陳雲林會長也答應秋天奧運會結束之後訪問台灣。套用胡錦濤總書記的話說:‘現在兩岸的交流是勢頭大好’。”“說不定‘新聞局’和‘陸委會’都在爭這個球呢。”

  而障礙顯然也還存在。台灣“前新聞局長”趙怡認爲,“央視重回台灣”最需要突破兩個問題:一是大陸特定的市場同時對台灣特定的媒體開放,即所謂“對等落地”,這樣於情於理,台灣媒體也容易接受;二是需要協調台灣有綫電視業者的利益,因爲若央視進入有綫電視,則可能犧牲原有的頻道。

  不過,這一問題也并非難以突破。江岷欽表示,他個人認爲目前兩岸融冰,“兩會”復談,正是“央視重回台灣”的好時機,他預計這個計劃可在今年冬季得以實現。

  在央視編導趙斌看來,落地台灣將會成爲一個理想的窗口。更多樣式的大陸節目可以通過這一平台與台灣的觀衆見面,他對央視落地後的收視率比較樂觀。“我想他們也會喜歡的。……現在我們的對台編輯部已由成立初時的一個欄目拓展到了七個欄目。”

  趙斌說,如果央視4套全頻落地,台灣觀衆將會看到一個更爲豐富多彩的節目頻道。“例如,有新聞資訊爲主的《海峽兩岸》,有關心民計民生的《天涯共此時》,還有親情類電視節目《緣分》等。”趙斌相信,央視若能落地台灣,無疑會成爲兩岸一個理想的溝通平台。

  就現階段來看,台灣民衆確有收看央視的需求,但央視似乎對台灣年輕人而言還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台灣輔仁大學畢業、現爲北京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的黃圓晴表示,她和她的台灣同學平時很少關注央視的節目。“有一次我在宿舍上網時看了一會兒中央電視台的新聞,三分鐘後我就看不下去了。”黃圓晴坦言,央視的新聞對政策宣傳較多,而她更喜歡收看台灣媒體針砭時弊的新聞內容。

  不過,曾在台灣東森電視台實習過的大陸學生陳露并不認可台灣媒體的新聞標準。“選題太細、太瑣碎,缺乏新聞價值。”她這樣評價。在她看來,台灣媒體的新聞節目“很羅嗦”、“很無聊”,“這是兩岸媒體不同的新聞觀念造成的”。但她也承認,一旦央視4套在台灣重新落地,還是應該製作能吸引台灣受衆的電視節目。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爲央視落地台灣後的節目提出了建議:“適時减少意識形態的節目內容,多增加些有人情味的內容,多宣揚普世價值,多談中國文化,可以央視吸引台灣受衆的一項策略。”

  而江岷欽則認爲,落地台灣地區對央視來講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一方面能够擴大自身市場佔有率,增進兩岸人民的理解;但另一方面,央視的節目如果跟台灣民衆的生活方式或者是認知方式有過多差距,也會在收視率上比較尷尬。這恐怕意味著央視要在某些地方因地制宜。”江岷欽說,央視不應該只是從經濟上考量,還要綜合考慮文化、收視習慣的市場,“如果這些都想到了,那就是做好落地準備了。”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