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晚報:“劉兆玄內閣”溝通力實在很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08 15:38:11  


  中評社台北7月8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社論指出, 是“蘇花替”而“非蘇花高”的事件,鬧出風波一場,關鍵不在“劉內閣”的決策是否正確,而在於政策溝通力實在很差!

  畢竟,以“建不建蘇花高”陷入的二分法困境來看,“劉內閣”只要二選一,就會遭到另一面強大反彈。因此,在兩極之間挑一個影響較小的替代方案,亦即“蘇花公路替代方案”,大概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但既然,這是兩極化的替代方案,重點將在於:你“劉內閣”怎麼溝通、傳達這替代方案?

  社論說,以“後見之明”的角度檢討,“劉內閣”既然在一個月前已政策定調,甚至先通知了花蓮縣長、花蓮“立委”,那何以不花一點時間,去試探“民意水溫”?何不藉由民意反應,再反覆把政府的政策本意與實際資訊,經由公共辯論,讓民眾理性地醞釀對“蘇花替”的接受氣氛?

  很可惜,這些必要的溝通步驟,“劉內閣”都沒做!這是不是有點“執政者的傲慢”?不管外界怎麼提醒,“劉內閣”三番兩次的決策,就是一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態度。這回再度踢到鐵板,再度要由馬英九“出面定調”蘇花替“只是構想”,不但重傷“劉內閣”的威信,同樣也傷到馬英九!這“內閣”,老記不住教訓,到底怎麼回事?

  閒置“政策構想”而不事先溝通民意,已很荒謬了,劉兆玄院長人到了花蓮,見慈濟證嚴時,竟也不提!劉兆玄難道不知證嚴對此事的關切,不知證嚴的意見對花蓮民眾、乃至全台民意的影響嗎?見過證嚴後,不到一小時,劉兆玄與花蓮首長宣布此事,不啻直接讓證嚴難堪。這或許非劉兆玄本意,但效果卻是如此!劉兆玄難道忘了,當年陳水扁在“總統府”見國民黨主席連戰,連戰後腳才離開“總統府”,“行政院”那廂便宣布核四停建,肇致朝野嚴重失和,政爭不斷。

  社論說,前車之鑑猶在。很多政策一定是“價值的選擇”,很難討好所有人,一個有決心的政府,也不必討好所有人。執政者若認為該做,就當堅定意志去為所當為。否則,瞻前顧後,什麼都做不了。但是,一個有魄力的政府,不應變成蠻幹的政府。全面的溝通,是絕對必要的。不要蘇花高,代之以蘇花替,未必不好。但“劉內閣”的溝通能力,實在太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