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攜手同辦北京奧運會 全世界的機會和收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08 09:17:02  


圖為2007年8月8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北京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慶祝活動上,百名歌手一起演唱《我們準備好了》。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出席慶祝活動並向各國和地區奧委會發出北京奧運會邀請函。(資料照片)
資料圖片:4月2日,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活動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進行,這是奧運火炬手、哈薩克斯坦遊泳運動員拉博塔(前左)與火炬手扎米利亞進行火炬交接。
資料圖片:4月11日,北京奧運會火炬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傳遞,這是阿根廷兒童在聖火傳遞路線沿途等待奧運聖火的到來。
  中評社香港7月8日電/七年,對于籌辦奧運會的人來說也許太短了,但對于渴望參加奧運會、觀看奧運會的人來說似乎又嫌太長。 

  再過一個月,8月8日,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將在北京點燃聖火。七年來,為籌辦北京奧運會,有多少中國人乃至各國人士殫精竭慮、建言獻策,無法計算;有多少人熱情參與、積極奉獻,難以描述。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是北京奧運會的主題口號,也是全世界人民為之全身心付出的歷史記錄和真實寫照。 

  全世界的夢想和熱情 

  新華網報道,四年一屆的奧運會是世界體壇的盛事,也是各國和各地區人民點燃激情、增進友誼的盛會。對于首次在中國這個東方古國舉辦的2008年奧運會,全世界體育健兒和普通民眾充滿期盼,心向往之。

  今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國際奧協代表大會上,國際奧委會所屬205個國家和地區奧委會均明確表示將派隊參加北京奧運會。這意味著,北京奧運會有望成為歷史上參加國家和地區最多的一屆奧運會,將又一次成為“奧林匹克大家庭的大團圓”。 

  沒有其他任何活動,能像奧林匹克運動一樣,將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感召在一起。幾十個國家的領導人已明確表示將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共襄盛舉。 

  眼下,各國和地區的運動員們都在加緊備戰,準備8月到北京一展風採,切磋技藝。比利時乒乓球名將塞弗此前已參加過五屆奧運會,但這位29次來過中國的乒壇老將對北京奧運會仍無限向往。他說,如今世界乒壇高手如林,他要想在北京奧運會上取得佳績比較困難,但能在現場感受到中國觀眾熱情的“加油”聲,對他來說已經足夠了。 

  2007年4月15日,隨著北京奧運會門票銷售正式啟動,積淀已久的奧運激情終于找到釋放的出口,搶購奧運門票一時成為熱門話題和社會時尚。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18日,北京奧運會門票已售出約600萬張,銷售率達86%,北京和香港賽區的門票已銷售一空。 

  北京奧運會門票不僅在境內一票難求,在海外同樣非常搶手。北京奧運票務中心主任朱炎介紹,在國際奧委會205個成員國家(地區)奧委會中,有185個向北京奧組委訂購了奧運門票,其中有幾十個奧委會都是第一次訂購奧運會的門票。由于供不應求,有不少奧委會一再要求追加門票,令北京組委會既感到欣喜,也覺得為難。朱炎說:“這是歷屆奧運會各國和地區奧委會訂票最廣泛的……從門票銷售的角度來看,北京奧運會也是奧林匹克大家庭一次盛大的聚會。” 

  從今年4月1日開始,北京奧運聖火帶著“和平、友誼、進步”的夢想與榮光,經過五大洲19個國家的19個城市,于5月3日結束了境外和中國香港、澳門的傳遞。 

  這次聖火“和諧之旅”,展示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感召力。境外火炬接力活動成為途經城市民眾的喜慶節日,成為全球華人的愛國聚會。北京奧運會境外火炬傳遞活動雖然遭受到幹擾、破壞,但這些不和諧音始終未能改變奧運聖火“點燃激情、傳遞夢想”的主旋律。 

  從5月4日起,奧運聖火開始內地傳遞,迄今已完成了約三分之二進程。聖火所到之處,各地民眾熱情相迎。在傳遞過程中,發生了汶川大地震,傳遞城市火炬手和民眾默哀、捐款,各地還推舉在抗震救災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士擔任火炬手,使火炬傳遞烙上了濃烈的人文關懷的印記。在各地火炬手中,不僅有國內各行業的傑出代表,也有不少為北京奧運會傾力相助的外籍人士。在湖北荊州古老城墻外的九龍橋上,擔任第三棒火炬手的希臘駐華大使坎巴尼斯·米哈依勒興奮地傳遞來自家鄉的奧運聖火。他說:“我非常欣喜地看到,接力棒從古西方文明的希臘傳到古東方文明的傑出代表中國。” 

  全世界的參與和支持 

  北京申奧時曾創下了96.4%這一奧運史上最高的國內民眾支持率,籌辦奧運更得到了中華兒女和全世界熱愛奧林匹克運動的人們的廣泛支持和熱情參與。 

  北京奧組委在籌辦奧運之初,雖表示不接受更不鼓勵老百姓捐款修建奧運場館,但沒想到遭到很多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強烈反對”。印度尼西亞華僑黃先生說:“2008年奧運會不僅是北京的奧運會,更是全體炎黃子孫的奧運會。海外華僑華人都希望能有一個機會參與進來。不讓捐款,海外華僑華人想表達愛國之情都無處體現,因此我們全家‘強烈抗議’不讓我們華僑華人為奧運會捐款的決定。” 

  為滿足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希望為北京奧運會作貢獻的強烈願望,北京奧組委經再三考慮後決定,接受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的捐款,並全部用于修建國家遊泳中心。就這樣,霍英東先生捐贈了兩億元港幣,李兆基先生捐贈了一億元港幣,李嘉誠先生捐贈了一億元港幣,金光集團的黃先生捐贈了一億元人民幣……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5萬多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一共捐資9億多元。他們用自己的一片赤子之心築起了“水立方”。 

  據2005年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95%的北京市民希望成為2008年奧運會志願者。北京奧運會、殘奧會賽會志願者的總需求約為10萬人,然而報名總人數卻突破112萬,創下歷屆奧運會之最。組委會不得不“艱難”地平均從11個報名者中選擇其一。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感慨說:“這是一個多麼令人驚訝的數字!中國人民奉獻奧運會的熱情超乎想像。” 

  志願者中也不乏外籍人士。上個月,來自美國愛荷華大學的24名大學生成為第一批抵京的海外志願者,其中之一的伊莉娜森奧運會期間將在摔跤比賽場館服務。談到自己當志願者的初衷時,伊莉娜森說:“我希望了解中國,所以我來做奧運會志願者。我也希望能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更多的人了解中國,以這種方式為奧運作貢獻。”8月,將有290多名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海外志願者一道為北京奧運會服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2008年第29届(北京)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