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專家:美軍爲保入侵中國擴充戰力是白痴使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1 11:23:34  


資料圖:實際上美國現有航母戰鬥群足以保衛美國領土。
  對中國軍力的誇大讓人想起美國當年對蘇聯的恐懼

  美國在世界上占據支配地位,它的軍費支出約占世界總軍費的一半,有著最大和生産力最强的經濟,在各個國際機構中起著領導作用,同世界上除俄羅斯、中國之外的主要工業國家結盟,只面對幾個不起眼的敵人。這個世界會變,而且必然要變,在未來許多年里,華盛頓能够掌握自己的命運。然而,從由鷹派激進分子和學者組成的幫腔拉拉隊那里,我們看不到這些。在他們看來,美國面對著很多敵人,有伊朗、朝鮮、緬甸和古巴,有複興的俄羅斯,而最令人不安的是,有一個正在崛起的中國。

  有些人寫書,認定中國是不可避免的敵人,是想發動戰爭幷打擊美國的國家。前不久,美國NewsMax新聞網站的列夫·納夫若佐夫警告說,在美國還未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時,“中國就將贏得對美國的戰爭”。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副總裁理查德·費舍爾說,中國在海南島新建的海軍基地,突出了北京“增長著的把力量遠遠伸展到台灣海峽以外水域的願望。”關于中國的警告反映出類似于當年對蘇聯的看法。現在回過頭來看看,人們會對那種關于蘇聯軍力的錯誤預言付之一笑。我們還應該看到的是,中國正面對著大量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問題的挑戰。

  中國能够取得海戰與空戰的能力,但與美國相匹敵幷非易事

  事實是,盡管中國經濟在增長,却仍然處于人均國內生産總值約2100美元的貧困狀態。中國當然是個巨大的經濟體,特別是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但中國幷不會很快超過美國。即使中國按人們預期的那樣,在二十年內趕上美國,它的人均GDP仍將遠遠落後于美國。北京在軍事競爭中仍處于不利地位。

  盡管如此,華盛頓仍在做著最壞的估計,盤算著如何應對潜在的中國巨人。克萊爾蒙特研究所的馬克·赫爾普林不久前在《華爾街日報》發表了題爲“來自中國的挑戰”的文章,文章說:“盡管我們關心在地震中死去的中國人,但也不能忘記中國正在變得越來越强大……它的軍事和科技實力正在挑戰美國,而我們沒能成功地應對,盡管這兩方面是我們的强項”。在他看來,美國的軍事潜力被限制了,他說,“在1940-2000年的和平時期,我們每年投入到國防的經費曾占國民生産總值的5.7%,如今我們每年則需要8000億美元來發展及維持陸軍和艦隊。”他建議,美國現在需要的“不是280艘艦船,而是1000艘;不是11艘或9艘航空母艦,而是40艘;不是183架F-22,而是1000架”。

  把1940到2000年稱作“和平時期”,顯然忽視了兩場非常激烈的戰爭,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當然還有冷戰,它是同一個敵對超級大國的持續沖突。很難理解,中國的潜在威脅怎麽能同這些挑戰相比。當年的蘇聯有世界範圍的盟國,發動了反對美國的意識形態戰爭。莫斯科能够摧毀美國的家園,其國力超過大部分美國的主要盟國,幷爭奪著對世界海洋的控制權。而中國沒有,甚至還差得很遠,比較一下美國的11艘航母對中國的0艘。毫無疑問,中國能够幷很有可能最終取得海戰與空戰的能力,但與美國相匹敵幷非易事。要想擁有壓倒美國的幾十個航母戰鬥群的力量,北京要首先克服其他許多困難。

  建立一支能摧毀美國核威懾、控制美國空域及入侵美國領土的軍隊,遠在中國的能力和意圖之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