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民進黨是否要繼續把自己困在牆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3 10:37:59  


  中評社香港6月3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說:“民進黨將是一個有執政經驗的反對黨。”這句話的意思也許是說:民進黨已有八年執政經驗,對於執政的成敗得失已有體悟;因此,民進黨如今再度變成反對黨,將以“過去的執政經驗”作為反對與制衡的憑藉,從而可以作一個“有執政高度”的反對黨。

  馬政府上台,提供了民進黨許多可以發揮的題材,如胡吳會及汽油漲價等;如今這些議題的震盪暫已告一段落,此刻不但是馬政府應當回頭清理其執政首役戰場的時候,也是民進黨可以回頭檢討其重作馮婦“反對黨初體驗”的時刻。

  社論指出,國民黨上台,民進黨下野;主客易位,第一次交手的兩大議題,胡吳會及汽油漲價,卻皆在收拾民進黨留下的爛攤子。民進黨處理這類議題,正是應當表現其“有執政經驗的反對黨”的時機,但事實卻似乎不然。

  先談胡吳會。自博鰲論壇胡蕭會,至胡連會,至胡吳會,可謂皆在修補民進黨執政八年所造成的兩岸創傷;甚至可說,其實是民進黨一手促成了一個半月內蕭、連、吳三人密集與胡錦濤會面的“歷史機遇”。但是,迄未見民進黨以“有執政經驗”的高度對此一變局提出解讀。接著,一個月後,七月四日,周末包機就要載著陸客來台,卻只聞民進黨說“為什麼只稱馬先生,不稱馬總統”、“為什麼只說中華民族,不說中華民國”,難道這些就是“有執政經驗的反對黨”的極致表現?

  社論說,再談汽油漲價。劉“內閣”處理這次漲價,確實有欠周全。但是,既然是“有執政經驗的反對黨”,似乎先應想到自己“執政”時“凍漲”的遺害,再決定當如何“反對”;如今卻以一句“漲價內閣”就概括一切,難道民進黨能主張油價繼續“凍漲”?何況,民進黨前政府對油價亦有責任,在劉“內閣”就任僅七天之時,民進黨一下子就將口號喊到“下台”的高度,有沒有想過當年自己是如何包庇貪腐無狀的陳水扁不下台?

  蔡英文點出“民進黨將是一個有執政經驗的反對黨”,似乎意指民進黨再度作為反對黨,不應再有過去那種“為反對而反對”的民粹心態。例如,據稱北京願意鬆解台灣的“外交”參與,而謂將首先考慮WHO;但民進黨的第一個反應卻是,反對以“中華台北”名義加入;這若是欲與政府扮演黑白臉也就罷了,但難道真要反對到底?更是否將一併反對以“中華台北”參加奧會、APEC與WTO?又如,台灣郵政將改回“中華民國”郵政,民進黨竟稱這是“去台灣化”,卻不說民進黨是“去中華民國化”;“閣揆”劉兆玄因此在答詢時稱“中華民國就是台灣”,而民進黨何不亦回復到“台灣就是中華民國”的立場,即不必反對“中華民國郵政”。再如,馬政府欲“擴大內需”,民進黨說將引發“通貨膨脹”;但是,為了防止通貨膨脹就不應擴大內需嗎?或者停止擴大內需就能停息通貨膨脹?

  社論指出,台灣經歷“二次政黨輪替”,其中最大的政治效益應是:重新執政的國民黨成了“有在野經驗的執政黨”,重新下野的民進黨也成了“有執政經驗的反對黨”。國民黨經此試煉,才有“台灣在語義上就是中華民國”及“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的突破,也才有廉能政治的自期自勉,這些應皆是得自八年在野的痛苦教訓;相對而言,民進黨如果仍將“中華民國郵政”指為“去台灣化”,又仍堅持“南線專案”為不可解密的“國家機密”,則怎麼可能表現出“有執政經驗的反對黨”的高度?

  八年前,擔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否認有“九二共識”存在,將民進黨政府的兩岸政策定了調,也使民進黨困在牆角,終致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在“台/美/中”皆推車撞壁,成為其失去政權的主因之一;如今,蔡英文卻說,如果民進黨再度執政,可以不接受“九二共識”;這使得民進黨的兩岸論述,從過去的“沒有九二共識”,轉變成今日的“雖有九二共識,但仍反對九二共識”。誠然,“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的聯結尚待加強;但難道民進黨現今在野的使命,就是為了宣示在執政後不接受“九二共識”嗎?

  經歷這十餘日“反對黨初體驗”,民進黨須有警覺,倘若只是反對或不接受“九二共識”、“油價”、“中華台北WHO”、“飛彈撤減”、“先客後貨”,恐怕會在“兩岸熱和”中再度將民進黨困在牆角,那豈是“有執政經驗的反對黨”的明智抉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