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譚中:馬英九有鴻鵠之志、“消綠轉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30 09:54:14  


 
  海峽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也可以用十六個字來表述:“認同交心、國共合作、外交寬鬆、多開渠道”。 

  “認同交心”指的是認同大陸和台灣的特殊情結,首先,海峽兩岸應該認同:台灣認同中國,大陸認同台灣;台灣把“島民意識”擴充為“中華意識”,大陸充分理解台灣的“本土意識”。 

  台灣文學家吳濁流在著名小說《亞細亞的孤兒》中描寫了“現在的台灣人,和失去父母的孤兒一樣,在重慶這一邊也好,汪偽政權這一邊也好,都同樣被視為‘異己分子’,不僅不信賴台灣人,甚至視為間諜。”那是一九四零年代他回大陸的感受,後來蔣家王朝割據台灣,使一種反抗國民黨權威統治的情調積累到過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思想上而產生“台灣意識”,民進黨又把反抗中共“打壓” 的訴求堆積上去,但是陳水扁“去中國化”運動沒有達到目的,在這次“總統”選舉中,“外省人”馬英九淨贏“本地人”謝長廷 221萬票就是明證。 

  我在台北看到,幾十家台灣電視台只有兩大新聞,一是“陳下”與“馬上”,另一是四川地震受難與搶救。街頭有人為援救地震受難者募捐。馬英九在就任前不但帶頭捐款給地震受害者,而且和夫人參加報館救災電話的接線工作,就職後又再三表示台灣願意參與四川災後重建,使人深深感到兩岸都是一家人。直航通了以後,兩岸人民加強往來,就會更增加血濃於水的感情。 這一情誼在五月廿七日胡錦濤和吳伯雄兩黨領導人正式會談中充分表現出來。 

  “國共合作”指的是發揚國共合作傳統,馬英九當選台灣“總統”,抓住了“中華民國”這個切入點來和大陸親善,這是他手中的唯一王牌。他在“ 五二零 ”演說中所用的“中華”、“中國”、“華人”符號共有 十七次之多,僅次于“台灣”符號的四十一 次,和陳水扁開口閉口“台灣”,視“中華”、“中國”符號為瘟神形成鮮明對比。馬英九 在開始競選“總統”時就提出兩岸和平談判,他勝選以後又說:“北京去年提出願與台灣談和平協議,這是滿大的進步”。他又說:“我們與大陸可正常交往,可就經濟、安全、國際空間的問題去協商談判出一個模式如果談出(一個模式)來,就對我們有利。”在“五二零”演說中,馬英九又希望“海峽兩岸能抓住當前難得的歷史機遇,從今天開始,共同開啟和平共榮的歷史新頁。”五月廿二日他回答中國評論新聞社記者問時說:“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訪問大陸,是執政後第一次以執政黨主席去大陸,上次國共杯酒言歡是抗戰末期,兩岸長期對抗,如今能坐下來握手言和,是很重要的歷史過程。”五月廿七日胡錦濤和吳伯雄會談,開創了兩岸執政黨正式談判的先例,屬於馬英九的新政範疇。 

  胡錦濤對吳伯雄說:“ 我希望我們能夠在國共兩黨以往多次交流對話的基礎上,就新形勢下,促進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深入交換意見、共同面向未來,努力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國共合作是兩年前連戰登陸開創的。不久前連戰再一次登陸把兩岸之間的共識推向縱深。估計馬英九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跟上。但這是大勢所趨,應該讓馬英九“冷水煮青蛙”,循序漸進。 

  “外交寬鬆”指的是建立寬鬆的政治空間。馬英九強調台灣需要“和平”與“尊嚴”,特別是在國際空間上,這是比較複雜的,但也不是無法解決的矛盾。在這方面,大陸可以多所照顧,應該讓台灣以適當名義參加各種國際組織,應該讓馬英九和政府同僚自由周遊列國、不加阻撓。目前美國、印度等國都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機構和台灣的“凖”大使館、領事館等同時存在,在其他國家也可以推廣。 過去兩岸花大量金錢去買 彈丸 小國承認權的那種“金錢外交” 應該徹底揚棄。

  “多開渠道”指的是暫時繞過那些需要時日才能解決的障礙而多層次、多樣化地開展兩岸交流。可以有第一、第二、第三軌道的對話,領導人可以輕鬆融洽地會面、交心。這次吳伯雄“登陸”還沒動身,台灣就有胡錦濤將會訪台的傳言,吳伯雄在北京會見胡錦濤以後說,這一可能性是有的,如果實現了,無論他是以甚麽身份去台灣,都會引起全球震動。 

  這次北京奧運也正是增進兩岸感情的大好時機。 連戰將會參加觀禮,吳伯雄又欣然接受了胡錦濤的邀請,那就應該進一步把馬英九也請來參加奧運開幕式,還可以把“行政院長”劉兆玄也請來。那樣的話,全世界電視觀衆看到奧運開幕式上嘉賓席中坐滿了兩岸黨政領導人,熱鬧非凡、親密無間,可以讓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給那些擺架子、賣關子的歐洲洋人“總統”、總理一個上馬威——壯麗的北京奧運,莊嚴的中華人格,誰稀罕你們杯葛!也將會是千載難逢的歷史佳話。(作者 譚中 旅美教授)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