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忠山(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中評社攝) |
林忠山:人事布局至此,已大體定案,其中所呈現的意涵與價值,賴幸媛是一個全面把關者,因為第一線談判機制的主導者仍在國民黨的系統下,應該是可以實現多數意志。那賴是否可以勝任把關的角色,藍綠對此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基本上,五岳兄剛剛所提的反彈是可預期的,大陸又怎麼看待?在兩岸最重要決策的位置上,竟然任用支持台獨人士,大陸驚訝是一定的,所以才要聽其言、觀其行。我們回到520演說,馬不一定要完全跟著大陸方面的希望起舞,我建議馬先不要急著為自己爭取歷史定位,因為台灣在兩岸談判中並沒有優勢,既然已經有開啟對話、擱置爭議的共識,重點在如何追求雙贏;在擱置爭議這部分,是期望公約數與約定限定在最小,讓公倍數和雙贏效益達到最大。
另一方面,如同玉山兄一開始所談的,從來沒有一次選舉中,本土論述、兩岸政策被講得那麼清楚明確,接著就是循著政見走,大陸方面也在觀察馬英九穩不穩定,看馬是不是中國人?為了表現穩定、平衡兩岸,馬不一定要在就職演說中爭歷史定位,以提出兩岸雙贏方式來表現出兩岸對等,讓競選政見藉由就職演說成為官方的宣布,一方面可以表達出善意,也建立台灣全民的願景。
郭正亮:我認為就職演說是戰略定位,人事布局是執行面,兩者的層次不一樣。我參與過2000年陳水扁的就職演說,他提出“四不一沒有”,那時候大概是他最溫和的階段,表示台灣不動,對大陸方面有所交代,最後以“‘中華民國’萬歲、台灣人民萬歲”作結;所以對內不可能什麼都不講,對外,他不凸顯台灣為“新的國家”,而以台灣人民為主體。那馬英九的就職演說,北京不會在乎馬英九講台灣的經濟、社會等細節問題,而會關注在兩岸這一方面;爭議的部分是馬說兩岸“互不否定”和“不獨、不統、不武”的主張,一樣是表示台灣不動,但沒有說明台灣到底是什麼?光是這樣,對內、對大陸方面來都是不夠的,你還是沒有說清楚你代表什麼。
如果馬英九回到“一中各表”的論述,是不是代表回到新黨的意識型態?你是代表秋海棠嗎?所以這並不是什麼民族定位,不然他只要說“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就好了,可是對內部來說,馬總要有一套說詞,說明他是代表“這裡”。當他代表“這裡”時,“這裡”是指什麼?我想馬的當選,表示很多人都相信他不會出賣台灣,這也代表了台灣內部的某種聲音,這要用適當的語言來表達;不然就會像林教授所說的,擱置爭議就是公約數最小,當雙方的公約數最小意即最脆弱,你現在不處理這個問題,難保以後不會發生。
我本來預期馬英九會直接表達58%的意見,因為他的氣很旺,後來當他任用賴幸媛,雖然這個選擇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但很顯然地,他看到了這個問題,希望藉此表達他代表什麼,說要凸顯民主價值、內部共識等等,因此在人事的執行面上傳達他的立場。可是我認為他的作法不對,他在第一個4年,能夠把經貿正常化就很了不起了;應該用國民黨原本的架構來處理經貿問題,因為他就是以拼經濟的理念當選的,對政治這塊可以完全不處裡,只要他不講,大家也不會有爭議。可是他一提賴幸媛,問題就發生了,大家就開始揣測“你到底代表誰”?因為他在意台灣內部團結的問題,他的議程從拼經濟變成拼政治。
賴幸媛被提名為“陸委會主委”,對民進黨來說就是拼政治,民進黨必須用競爭本土代表性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所以民進黨一定會想盡辦法逼賴幸媛公開場合要求中共說“一中各表”,這是最低的底線;民進黨絕不會支持“一中各表”,但最起碼會要求國民黨讓北京當局說出來,這一定是民進黨的立場。到目前為止,胡錦濤只用英文表示過“一中各表”,還未用中文表達;不可能到要跟對方簽約,還不知道“九二共識”的內涵是什麼、明確性是什麼,所以這是民進黨以後要檢視賴的部分。我們常講一個笑話,“不獨、不統、不武”就是台灣懸在半空中,那台灣是什麼?
本來國民黨在選舉中就採模糊戰略,拼經濟、隱藏政治,前4年是可以這樣做的,因為人民給你的mandate就在經濟層面;但馬英九不模糊處理,我認為他在戰略上非常愚蠢,既要拼經濟,又要顧內部的團結,自然會被問到政治定位問題。一旦清楚定位,戰略就不可能模糊,台灣內部也會出現拉扯;我可以預期,未來民進黨在“立法院”會一直以政治角度看待大陸政策,先凸顯賴賣台、背叛過去理想,把賴逼下台之後,再凸顯國民黨想要營造的內部團結失敗,造成兩岸拼經濟的焦點在政治上,讓所有的議程都變得很困難。
我的說法一方面是基於政黨政治的競爭;二來是馬把營造的內部民主團結的過程看得太形式,沒有一個歷史醞釀、集團接觸的過程,讓沒有被接觸的集團說你沒有代表性;為了爭本土的代表性,民進黨一定會把賴打倒,這也是政黨競爭的一環。馬英九沒有思考到這一環節,即起用賴,我猜想他可能認為如果出了問題,李登輝會出來幫他背書;因為賴幸媛的分量真的太低了,在政黨政治上的力量太弱了,而且其本身對實質議題的掌握度和敏感度都不夠。
馬這步棋,不但攪亂自己的議程,也低估了“陸委會”的實質性;“陸委會”不僅僅只是個部會,幾乎代表一個“行政院”,台灣所有與大陸有關的議題,都是“陸委會”用行政命令處理;所以主委必須要很有sense(概念),例如40%上限鬆綁,有哪些行政命令要改,“經濟部”、“財政部”、“內政部”、“金管會”等,有哪些東西要調整,這些都是需要“陸委會”第一時間立刻上手的,這些賴完全沒有,如果空一個月,議題就不見了。這些馬以後就會知道了!藍委會不滿、江丙坤也會不滿,我想包括在座的顯耀兄也是,大家對大陸政策都研究這麼久,結果發現“陸委會主委”什麼都不懂,一定會有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