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國民黨和馬英九翻不翻臉?這兩天是關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05 01:17:50  


馬吳會不會為了黨政協商平台翻臉,這兩天是關鍵。中評社資料照片
  中評社台北5月5日電(記者 李仲維分析報導)新政府還有半個月時間就要上路,國民黨本週中常會將通過未來的“黨政協調機制”。根據已經曝光的黨版規劃案,國民黨中央在整個黨政協調平台中扮演主導性的角色,加上黨、政若最後協調不出共識,黨版規劃採取表決的方式,也不利於政務系統,馬營和黨中央之間的拉鋸,這兩天的發展將是關鍵。

  不同於過去“以黨領政”的決策模式,黨主席吳伯雄把這套黨政協調機制定位為“以黨輔政”,不過黨中央仍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明天黨內高層的中山會報將再做討論,若一切順利,將送周三的中常會通過。

  在馬英九與準“閣揆”劉兆玄的想法中,新政府將擺脫過去國民黨“以黨領政”的刻板印象,因此只有府秘書長詹春柏一人身兼國民黨副主席的身份,並固定參加中常會,等於是府院黨之間的“總聯絡人”。

  不過國民黨中央目前規劃的黨政協商平台,大幅納入黨籍“立委”及中常委參與決策,黨主席和秘書長更具有指導性的角色,因此引來馬營方面的疑慮。

  如果馬營和黨中央今明兩天協調不出共識,導致周三的國民黨中常會仍無法通過這套黨政協調機制,意味新政府還沒上路,黨務系統和政務系統就已經正式翻臉了。

  根據黨版的規劃,新“內閣”當中不具有國民黨中常委身份的“閣員”,將不會用指定中常委的方式將“閣員”納入中常會,以免被批評為開民主倒車。但中常會可以針對社會矚目的議題,邀請政府首長列席中常會,如此無須修改黨章和中常委選舉辦法,即可實施。

  根據規劃,未來黨政協調將採取三級制,第一層級是“委員會會議”,受理“行政院”所提的法案、預算及國民黨中常會交辦事項、黨主席、秘書長交辦的法案或“立委”的自行提案等等;第二層級是“政策協調會報”,上述案件獲政策協調會報通過後,交由第三層級的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貫徹執行。

  國民黨還規劃將中常委依能力和專長進行分工,參與“委員會會議”或“政策協調會報”。

  根據規劃,“委員會會議”是在“立法院黨團”下設八個常設委員會,邀請政務次長級的官員與會,委員會設委員長一人,由票選或協調產生,任期一年。未來包括法案或預算,將由各部會的政務次長適時邀請相關“立委”參與決策。

  至於“政策協調會報”,則是由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擔任召集人,每週定期開會,開會時將由黨主席或黨秘書長擔任“指導人”,討論行政部門的提議或各委員會議通過的草案,除了機密性的草案之外,會議採公開方式進行,最後以協調或表決方式產生決議。

  不過根據黨版規劃,正副“總統”或“行政院長”都沒有納入黨政協調機制當中,加上整個協調機制幾乎都由黨中央掌控,因此除了黨版規劃的三級制之外,很可能還會多出一個層峰會議,由正副“總統”、“國安會”、“行政院長”及國民黨主席敲定最後的大政方針。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