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晚報:醜聞荒唐怪誕,超離譜瞎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04 15:47:53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一篇特稿文章指出,台灣與巴布亞新幾內亞建交醜聞案發展至今,疑點重重,責任誰屬至今不明確,當事的各方似乎都意圖藉由某些卸責的說詞,替自己撐開一支保護傘,進行超完美切割,但各種卸責的說法,就像是一個連環套,將已過全部推給另一方,卻顯然都站不住腳。

  文章說,邱義仁說詞中,是將熟識友人介紹金紀玖予他認識,做為切割的手法,但根據各方指證,邱義仁與金紀玖早已熟識,介紹之說幾乎根本無法成立。其次,就算是經介紹認識,何以他如此信賴金紀玖,而絲毫不對金紀玖的背景做任何的安全查核?這對一個“國安會秘書長”而言,豈非太不尋常。

  所謂的友人被吳思材爆出就是柯承亨後,邱義仁先否認後證實,態度前後矛盾,邱若早已認識金紀玖,何需柯承亨介紹。

  另一疑點是,邱義仁在發覺金紀玖落跑後,以一個情報頭子,竟然找不到任何金去向的蛛絲馬跡,還要請“外交部”安排與吳思材見面,拜託吳協尋,不是台灣的“國安系統”軟弱無能,就是邱根本就不想動用情治力量。

  再看吳思材,吳思材的說詞更為反覆,一是他已按金紀玖的指示,在去年春節期間將自己的權利讓渡給金紀玖,錢已從兩人聯合戶頭轉到金的個人戶頭。但這個說法有兩個破綻,首先是金紀玖在“外交部”於2006年12月因建交破局,要求金將錢匯回台灣時就人間蒸發避不見面,吳思材已知金有問題,又怎會依金的指示去做移轉戶頭的動作,而吳思材又怎能跟“中華民國政府”都找不到人的金聯絡上。二是依吳思材說,去年七月曾將新加坡銀行裡該聯合戶頭的對帳單交給“外交部”,且依邱義仁的說法,他看過那對帳單,由這張對帳單可證,該筆款項仍在戶頭,那麼究竟是對帳單是真,還是錢去年春節就轉到金帳戶為真?

  吳思材說法的第二項疑點是,金紀玖要他將巴布亞新幾內亞要求建交的兩千萬美元高達成四千萬美元,他對金質疑此一作法,金還寫了一張list給他,表示有許多其他開銷和費用。這項說法是要將責任全部轉嫁給金,但首先是,吳思材為何如此信賴金紀玖,而所謂的list中,如何能將二千萬美金的差額,用其他名目灌水?

  文章指出,由吳所稱的情況,他與金之間顯然有高度配合的默契,不論是加碼灌水或將錢匯到金的戶頭,兩人顯然是相互配合,兩人共謀的成分頗大,但吳卻努力與金切割。再者,吳說,如果要跑他早就跑了,但吳思材被檢方聲押被法院駁回後,就已企圖離境,如果他沒有問題,何懼司法的調查。

  “外交部”似乎是此中最無辜者,但黃志芳的說法還是有許多令人匪夷所思之處,黃顯然在暗指整件事情都是邱強力交辦,他才進行此秘密任務。

  但“外交部”對匯款動作為何從不質疑邱的指示,包括與巴布亞新幾內亞建交過去台灣就已吃虧多次,此非第一遭,其次採取如此怪異的建交商談模式,將錢匯入外交掮客的戶頭,竟然毫不起疑,就算要這麼做,為何也沒有任何預防作為,“外交部”要金、吳兩人在“外交部”與巴布亞新幾內亞談判完成才能動用戶頭經費,那為什麼要提前在談判完成前就先匯兩人帳戶?

  文章說,最重要的疑點是,“總統府”究竟扮演何種角色,陳水扁是全盤知情,或被矇在鼓裡,誰有那麼大的膽子可以下令用這種詭異的建交模式,由外人牽線讓外交部成為配角,或者究竟是誰下令匯錢。“總統府”傳出要查誰下令給錢的,顯然又是在進行切割,把責任推給“外交部”。

  真相是否可以大白尚不可知,但這件醜聞的荒唐與怪誕,套用陳水扁的話,真是“罄竹難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