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胡志強透露當年與巴布亞新幾內亞“建交”內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04 11:08:54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台灣與巴布亞新幾內亞建交經費驚傳被中間人侵吞,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前“外交部長”胡志強今天說,他當年與巴新建交時曾表示,“要談錢就不談建交”,而他的經驗也顯示巴新是一個不可信任的國家,如果“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同時外交專業受到尊重,相信這個案件可以避免發生。

  甫結束倫敦考查的台中市長胡志強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指出,一九九九年他擔任“外長”時,巴新總理帶著外長到台灣和他談建交,前後談了三天,當時巴新政府在國會面臨危機,總理“獅子大開口”,要求台灣提供上億元的援助經費。

  胡志強當場告訴他們“要談錢就不談建交”,是反金援最清楚,也最堅定的一次。

  巴新總理與外長眼見索錢未果,離台前竟“發揮創意、異想天開”,主動表示不要錢,希望能和台灣立即簽署建交公報。

  對此,胡志強認為,他沒有理由懷疑,加上研判與巴新簽署建交公報後,可以在外交上達到欺敵和騷擾,讓中國大陸緊張二個月的效應,一九九九年七月五日台灣和巴新正式建立全面外交關係。

  不料,巴紐總理返國後,向國會謊報台灣同意提供數十億元,不久,總理因國會通過不信任案而下台,與台灣的“邦交”也不了了之。

  胡志強說,“最可惜的是政府未能記取教訓”,台灣與巴新的往來紀錄顯示,巴新是一個“不可信任也不可測”的國家,理應更加倍小心謹慎,專業外交官也應“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更讓胡志強感到遺憾的是,這次與巴新建交案是“長官交辦”,外交專業未受到尊重。否則這起號稱外交大醜聞也可避免不發生。

  對於記者詢問,巴新是否值得台灣投入鉅資建立外交關係?胡志強表示,目前台灣的建交國數目是歷年來最低點,但對外擴展關係“不宜陷入數字的迷思”,數字與實質關係都要兼顧。

  他說,最近爆發的巴新建交費侵吞案,隱然具有提高邦交國數字的意義,但對台灣並沒有實質意義。台灣的建交國數目究竟重不重要?是否有必要陷入數字的迷思,宜重新思考。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