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名嘴:馬英九為什麼要這樣硬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9 23:03:45  


  中評社香港4月29日電/台灣名嘴黃智賢今天在聯合報撰文說,新“內閣”固然有出類拔萃、適才適所的人,卻也跌破了許多人的眼鏡。之所以出人意表,未必是品德操守有什麼問題,而是因為人沒有被擺在適切的職位。

  如果馬英九確實肯定賴幸媛過去的表現,那麼最理想的任命應該是WTO代表,延續她保護台灣產業的堅定使命。但馬英九卻寧願讓人解讀為李登輝路線復辟,堅持用賴幸媛為“陸委會主委”。

  黃智賢說,以賴幸媛過去表現,說她對大陸有強烈偏見,一點都不為過。更可以說,八年來台灣所以走“鎖國”的路線,她也是積極的貢獻者之一。這樣的“陸委會主委”,如何能夠讓對岸信任她具有善意?她要如何不帶個人偏見,擬定讓兩岸春暖花開的政策?

  黃智賢質問,兩岸僵局多年,台灣政經日益低落,迫切需要打通兩岸任督二脈,馬英九並不是政壇裡初出茅廬的小白兔,為什麼對“陸委會主委”的任命,這樣不顧外界觀感?為什麼要這樣硬幹?

  是因為他吃定了泛藍除了支持他以外,毫無他法?是因為他想用賴牽扯國民黨的“中華民國路線”?還是用賴以便就近看管江丙坤、吳伯雄與連戰?

  黃智賢說,在民進黨一片指控賣台聲中,台灣人以七百六十五萬票選擇了“中華民國”的路線,唾棄了過去李登輝和陳水扁的路線。人民想望的是一個能夠“誠信治國”,破解民粹和鎖國魔咒,使兩岸和解,讓台灣開大門走大路的“總統”。而不是精巧於權謀計算,或是一個永遠背負外省人原罪,迫切需要念“台灣主體”咒,以求心安的畏縮“總統”。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