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內閣卡位大鬥法 馬英九精心用計牽制黨內大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9 17:39:41  


  中評社香港4月29日電/在國民黨重新成為了執政黨後,一時間黨內“各路人才”紛紛浮現檯面,若要論功行賞,個個戰功彪炳,但能否人人有獎,皆能獲得好位置?

  中時電子報報道,馬英九身邊謀士眾多,在準“閣揆”劉兆玄佈局下,如何取得平衡?各地輔選有功人士、派系代表,是否可在國營事業或公部門獲得一官半職?表面上波瀾不興,檯面下暗潮洶湧,一個不巧,都有可能會引起下屆選舉不必要的阻力。

  對於越來越白熱化的人事卡位爭奪戰,已令馬英九大傷腦筋,如無法有效控制,恐怕還將引發不可預測的黨內派系風暴。

  “掌握權力、資源分配”一直是政治人物最樂於追逐享受的權柄,但如何做好政治權利的平衡,避免造成“整碗捧去”的負面效應,對於甫上台的國民黨、馬英九,在這方面必然不可輕忽內部角力問題的衍生與擴大效應。

  黨內人馬雜沓 各有系統派閥

  每個人都來頭不小,也都有相當的人脈、資歷,對曾經以筆名“上官鼎”寫過數部武俠小說的劉兆玄而言,這些“大俠”都有出線的背景與專業,但其中的協調、折衝機制,除了必須兼顧“政通人和”,仍必須要以永續執政為最高指導原則,不能“順了姑意,逆了嫂意”,以免行差踏錯,成為馬政府的拖累。

  若以派系人馬作為區分,截至目前為止,已出列的“總統府”及“內閣”人事名單可初步歸類如下:

  屬於劉兆玄系統“智庫幫”的有,邱正雄、薛香川、蔡勳雄、朱雲鵬、尹啟銘、毛治國等人。屬於馬英九台北市政府團隊“市府幫”的則有,葉金川、沈世宏、石素梅、李述德、陳清秀(前台北市法規會主委)、范良銹(前台北市捷運局長、前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國民黨系統為:詹春柏、江丙坤、章仁香、廖風德、黃玉振等人。

  劉兆玄曾任清華大學、東吳大學校長,其“閣員”出身大學校長的比例也特別高。“政務委員”張進福是現任暨南大學校長、“教育部長”鄭瑞城是前政大校長、“國科會主委”李羅權是現任“中央大學”校長、“文建會主委”黃碧端是前南藝大校長。“原能會主委”蔡春鴻曾任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院長,和劉兆玄也有相當淵源。

  而劉兆玄曾任“國科會主委”的經歷,則讓“劉內閣”形成特別的“國科會幫”:薛香川和張進福都曾是劉兆玄在“國科會主委”任內的副主委,李羅權的第一份公職,就是被時任“國科會主委”的劉兆玄挖角到“國家太空中心”擔任首席科學家。

  然而劉兆玄的出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與舊國民黨內山頭,連戰、吳伯雄都素有淵源,卻又不身陷派系之爭,態度較為超然。在馬英九得天下“拜相”之後,劉兆玄即多次向外界表示,“組閣權”在他,人選都是他選定後與馬、蕭討論後決定,但據知情人士指出,“過程中,馬總統與吳主席的意志不能忽視,畢竟在得天下的過程中,有許多恩情不能不報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