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黃創夏:馬英九留美卻未必知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6 17:27:27  


  中評社香港4月6日電/知名媒體人黃創夏今天在中時部落格發表文章說,李登輝接受日本媒體專訪時,稱馬英九是“傾美反中”,但馬英九當選後所拋出的520前訪美的“試探氣球”,還是無法突破美、中、台三邊複雜與綿密互動的關係網,無法如願的機率愈來愈高。

  文章說,這事件,曝露出了馬英九雖然留學美國,情感上對美國的開放、自由、法治與尊重人權有高度好感。但對於美國的熟悉與認識,以及相關脈絡,恐怕都需要再加強。520就任後,馬英九更需加強對美國事務與脈絡熟悉的團隊。

  台灣大學法律系的馬英九是在1974年預官退伍後,2月間考取了“國民黨中山獎學金”,因此得以在8月赴美留學,於美國紐約大學攻讀法學碩士,並與當時同赴美國就讀的同班同學周美青熱切交往。拿到碩士學位後,馬英九又申請哈佛大學的入學許可,跟著孔傑榮進行研究,於1981年3月通過博士學位,同年7月就返回台灣跟隨蔣經國。

  事實上,馬英九在美國的歲月頗為單調,在台灣大學時,馬英九曾是台大學生會會長,參與過“保釣運動”。赴美後,被波士頓、紐約一帶的台灣留學生拱為領袖,擔任了“波士頓通訊”的總編輯。寫文章鼓吹愛國主義,並且,和當時中國大陸的留學生,進行筆戰,當時,被戲稱是“國共內戰”的北美延長賽。

  這時的馬英九還帶有濃厚的“富國強兵”民族主義,文中鼓吹“留學生的十字架”,基本生活圈還是在留學生當中,並沒有刻意發展和美國人的關係。

  當時,台灣的經濟才剛剛完成“十大建設”,日子都還很清苦,在美國已和周美青於1977年結婚的馬英九,在讀博士班之後,面對家計還有長女馬唯中已誕生,家庭重擔下,馬英九全力攻讀,只想要學成後負擔家計。周美青則同時兼了圖書館員、餐廳帶位員與馬英九指導教授孔傑榮的研究助理,還要育幼女,忙到不可開交。馬英九於是將波士頓通訊編務交卸後,專心學業,更少涉入留學生活動與外務。

  1978年後,馬英九與周美青幾乎是淡出了那時在美國台灣留學生的交際圈,忙著學業的馬英九本就不善與人應酬,周美青則是常常答應和一些女留學生與眷屬聚會,常常臨時有事無法赴約。兩夫妻就是忙於學業生活,但兩人一慣教養良好,台灣留學生們還是常常會去探訪馬家小夫妻。

  事實上,雖然留美,但馬英九並沒有在那個階段刻意經營和美國重要人際的關係。

  之後,馬英九被蔣經國召回台灣,處理的多是台灣的法規與法律問題,都是涉內,更鮮少關注於美國人際關係。但他語文好、丰采佳,陪同蔣經國、李登輝接見國際訪客與國際媒體,都頗得外國人的觀注與好感。但個性謹慎小心的馬英九,也沒有因此特別刻意和國際政治人務與國際媒體進行“私交”,多數是官方往來。

  因馬英九一向是國民黨的“中興希望”,美國在台協會也一直把馬英九當成重點瞭解與觀察對象,對馬英九的研究很透澈,常和國民黨與媒體訪問有關馬英九的各種事務。美國國務院對馬英九也很瞭解,更充滿好感,特別是陳水扁這八年以來,老是惹麻煩讓美國總統布什焦頭爛額。面對可能會取代民進黨的馬英九,美國充滿期待,也讓馬英九與蕭萬長訪美時,給予高規格的禮遇。

  馬英九的難題是,長期以來,他並未刻意經營對美的深刻“私人關係網”,都是依靠著正常官式體系的往來。這次拋出訪美試探氣球,也是內部幕僚作業時,研判美國可能會給馬英九多一點善意,交由前駐美代表陳錫藩與國親駐美代表袁健生進行協商與聯繫。

  但陳、袁兩人都不具有正式的官方身分,無法更深入掌握目前美、中、台三邊關係更深入的互動情資,結果碰了壁。不過,從美國與北京方面並沒有大張旗鼓批評馬英九的動作來看,顯然,三方都還願意彼此給予善意,都不願搞僵了。

  亡羊尚可補牢,馬英九要擔當“國家”領航大任了,需知:國際關係,不是“好感”就可以了,這方面的真正幹才與專家,可需要多加幾把勁。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