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反省民進黨未來五面向 李文忠撰文籲深綠轉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5 11:14:30  


炮口對內,李文忠從五面向檢討黨的未來,呼籲深綠路線進行反省與轉型。
  中評社香港4月5日電/前新潮流系總召段宜康“開第一槍”後,民進黨青壯派前“立委”李文忠持續進行改革論述工作,呼籲對黨內“深綠路線”進行反省與轉型。部分社運團體也積極籌備對於民進黨、國民黨的不同檢討與期待,近期內可望分別對藍綠兩大黨提出批判與建言。 

  包括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外省台灣協進會等社運團體,將在推動以“公民對話”方式處理中正紀念堂改名爭議後,投入對於民進黨、國民黨的批判檢討與改革期待事宜。 

  據中國時報報道,李文忠已寫就“民進黨再起之路─深綠路線的反省與轉型”專文,從五個面向檢討民進黨的未來: 

  一、印象─汙名的民進黨:這次支持馬英九的人,他們眼中的民進黨,就是在第一家庭發生不適當行為時,全黨為他們辯護的黨;在莊國榮事件一再發生時,台上台下都鼓掌的黨;推動入聯公投,不是為追求共識,不是為加入聯合國,只是為操作選舉的黨。 

  二、歷史─深綠的悲願與憂愁:深綠支持者在某個程度上制約了民進黨政府與政治人物的政策與表現,但民進黨政治人物也引導、強化了他們的立場,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但民進黨連續三次大敗,“總統”大選輸二百廿萬票的教訓,正在告訴廿五%的深綠支持者一個關鍵的訊息,那就是:國民黨已經不是廿五年前的國民黨了,至少在十年前台灣社會已經變了! 

  三、圖像─高度的共識、共同的“國家”:依照相關研究調查,“國家”與族群認同在台灣已有高度共識;且國民黨已相當程度本土化了;淺綠及主張維持現狀者,重視的是生活好過、政府廉能、及其它進步性的價值,越年輕比例越高。也就是他們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 

  這就是二○○八年的台灣!因此,深綠路線現在反而不利於新的台灣共同意識的形成。深綠並沒有錯,錯的是民進黨誤以為自己的選票基礎只有深綠,錯的是民進黨把深綠的圖像,誤認為是台灣的圖像,錯的是民進黨操作過度。 

  四、民進黨轉型:對藍軍來說,綠軍過去的選舉策略就是一直在質疑對方愛不愛台灣、是不是台灣人,有時甚至使用了羞辱的手段。結果是,綠軍羞辱的不只是統派,不只是馬英九,也羞辱了相當一部分有雙重認同的人,贊成維持現狀的人,甚至包括一部分曾經支持過民進黨的人。 

  這樣操作的結果,使深藍、淺藍誓死全面對抗,很困難像過去一樣,慢慢向中間靠攏。中間和淺綠選民也感到不安,選舉結果是,這些票有一大塊跑掉了。 

  五、民進黨怎麼辦─回歸民主進步的價值:民主並不只是選舉而已,它也是一系列的價值。例如,最根本的言論自由,“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台灣有能力透過民主的過程解決“國家”認同的爭議。我們有信心,隨著時間遞移,愛台灣認同台灣的人會越來越多。如果我們更堅持民主進步的價值,如果我們努力使台灣更好,如果我們學習不隨便質疑別人的感情與認同,增加的速度還會更快。這已是民進黨必然的選擇。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