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油價凍漲背後的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4 12:19:19  


  中評社香港4月4日電/日前台“行政院”決議,油價繼續凍漲至五二0,各界迭有批評,認為“行政院”有意把燙手山芋留給新政府處理。據中油原預估,今年第一季會虧損二二0億元左右,算起來平均每月虧七十餘億元。現在台塑率先漲價,中油虧損的幅度將會再度擴大,至五二0時,可能已超過四00億元的虧損,而中油的資本額僅一千三百億元而已,問題不可謂不大。 

  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登社評指出,油價的變動,牽涉到許多相關問題,包括物價、社會正義、環境保護、以及能源問題等等,“行政院”只是一昧凍漲,其實也反映了民進黨對這些問題缺少價值的引導,沒有整體性的政策思考,同時也看出了民進黨在治“國”上,始終從政黨鬥爭的角度出發,並未將全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中油虧損,有主張一次漲足之後,由消費者埋單,也有主張“國庫”補貼,由全民埋單,但不論那一種方法,事實上都只是從單一面向來看問題,也容易陷入解決一個問題,卻產生另一個問題的困境。舉例來說,油價一次漲足之後,可能增加弱勢家庭的負擔,並帶動物價的進一步上漲。如果由“國庫”補貼,也會發生排擠作用,尤其在目前政府債台高築的情況之下。看起來這是兩難之局。

  社評指出,憑心而論,我們認為當前的問題不是單純的漲價與否的問題,各界也不宜單純的要求“行政院”立即漲價,而是要求在“內閣”確定後,能夠立即針對相關問題做一個比較通盤的考量,然後在新政府成立後迅即採行措施。 

  此外,社評認為,新政府必須從整個原油價格發展趨勢以及多面向的角度重新來檢視此一問題。從過去一兩年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的趨勢來看,高油價的時代已經來臨。對於這樣一個發展趨勢,問題的癥結已不再是油價的高低而已,而是如何從各個面向的關照來構建一個新的能源政策、環保政策、以及社會正義政策。 

  事實上,油價回歸市場機制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完全以市場為依歸,應與其他政策之優先次序做有機的結合。例如,台灣正朝向M型社會發展,如果油價是齊頭式的漲,事實上是刧貧濟富,因此,如何在漲價的時候,照顧弱勢族群,應該有一套新的制度設計。 

  其次,目前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經成為全球矚目的議題,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也剛於日前開幕,代表這個問題愈來愈受重視。事實上,這幾年間台灣二氧化炭的排放量是逐年成長的,高油價或許可以發揮減緩的效果。 

  再者,政府應建立鼓勵節能的激勵措施,使民眾願意採行節能的方式來改善能源運用的效率與方式。例如高速公路的高承載措施可以擴大實施,市區也可以規劃高承載路線或時段,或者限制家庭中擁有車輛數,對擁有第二輛汽車者課以較高的稅收。 

  最後,政府應自油價中撥一部份用做節能之研究或鼓勵節能之措施,而不是繳歸“國庫”做一般政務用途。 

  再強調一次,油價不怕高,怕的是政府只知道漲價而已。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