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孫慶餘:謝營恐懼牌過猶不及 馬英九或可大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10 10:54:37  


  中評社香港3月10日電/台灣資深政論家孫慶餘今天在蘋果日報撰文說,馬謝已經進行了四場辯論會或政見發表會,台灣觀眾聽到雙方理性辯論或鋪陳台灣的未來願景嗎?很少,觀眾聽到的主要是互相攻擊,務求以最簡單的方式讓對手一招斃命。用謝陣營發言人的話說,就是政見在平常文宣品上已有說明,辯論會“可貴的是交鋒,而非介紹政策”。 
 
  政客失去理想 

  什麼是交鋒?當然是一招斃命。對謝陣營來說,一個多月來馬英九全家不分男女老少,被輪番追打,就是一招斃命;最近兩岸共同市場政見被加緊追打,也是一招斃命。前者打的是特權及不愛台,即全家都是賊或全家都想落跑。後者打的是賣台計劃,如“台灣查埔找無工,查某找無尪,孩子要到黑龍江”。這兩者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訴諸選民恐懼,屬於現在最熱門的恐懼政治。

  文章指出,恐懼政治是專制威權社會特徵,又是後冷戰西方民主社會新顯學。原因是政客已失去理想、原則及願景,只好耍弄一些似是而非的貧嘴及無限誇大的指控,來掩蓋政見貧乏及煽動選民恐懼,以毀滅對手。因此,恐懼政治在煽動恐懼的同時,手指一定指向對方,無論對方是真正罪魁禍首,還是虛擬禍首,反正一場運動(競選)或戰爭,一定要有一個魔鬼。

  這種刻意獵巫的操作,在台灣稱為意識形態牌或族群牌,它的本質都是恐懼牌,使選民恐懼被出賣,恐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也使不贊同這種操作的人被迫噤聲,否則就是中共同路人、台奸、投機份子(如辜寬敏罵李登輝)。

  文章指出,東西方冷戰時代,恐懼牌在美國曾經有如家常便飯,麥卡錫主義即其代表作。2004年選舉,共和黨新保守主義十字軍再度故技重施,使那場選舉變成兩個美國的戰爭,信教者與不信教者、反介入伊拉克者與支持介入伊拉克者、有槍者與無槍者嚴重分裂。 
 
  恐懼帶來反動 

  但麥卡錫主義式的反動卻帶來六○年代末美國中產階級孩子們的大反叛及大解放,自由主義不是被壓縮,而是復活了。2004新保守主義的反動也帶來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奧巴馬現象,也就是呼求改變。希拉里說她已“準備好改變”,奧巴馬則說他“就是改變”。

  而民進黨一連串的恐懼牌,同樣可能導致外省人馬英九大勝。為什麼?凡事過猶不及,外省人也是台灣人,把台灣人一分為二的操作(台灣人與大陸人、愛台與賣台),只會激怒民主社會,尤其是中間選民。陳定南當年與宋楚瑜選“省長”的教訓,民進黨千萬不要忘記了!

  民進黨是靠民主運動起家的改革政黨。改革政黨的特色就是政治、社會、族群、兩性上的平等共生。這也是當年黨外及民進黨最有別於國民黨之處。一旦民進黨執政後,也把台灣及人民一分為二,大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堅稱台灣、人民及土地都是他們的,只有他們才代表本土或才是本土,他們就已經在複製國民黨覆轍,也就是由改革政黨變反動政黨。而反動政黨一貫擅長抹黑抹紅,沒有感動牌及願景牌,只有恐懼牌。它的下場必然就是自食其果,被選民懲罰。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