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歐盟軸心再現裂痕 德法首腦會晤改期不尋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27 09:25:08  


資料圖片:5月1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左)在首都柏林的總理府舉行儀式,歡迎到訪的法國新任總統薩科齊。當日,薩科齊正式就任法國總統,在就職典禮的各項活動結束後,薩科齊前往德國訪問。 新華社圖
  中評社香港2月27日電/德國政府日前宣布,原定3月3日在德國舉行的德法首腦非正式會晤推遲到6月9日舉行,原因是法國總統薩科齊的“日程安排問題”;2月25日,德國財政部再次宣布,取消原定于26日舉行的德法財長會晤,幷且未加解釋。人民日報刊文分析說,德法關系對歐洲建設至關重要,雙邊峰會一推就是3個月,這無疑是異乎尋常的現象,立刻引起廣泛猜疑。輿論普遍認爲,德法關系出現了不和諧“音符”。
  
  為推動歐洲建設,德法首腦一般兩個月左右會晤一次,協調立場,多年來已成慣例。雙方部長級磋商更是頻繁。這次出現不愉快,普遍認爲直接原因是法國總統薩科齊提出的建立“地中海聯盟”的設想遭到德方的抵制。

  文章指出,法國是靠近地中海的歐洲國家,從地緣政治和曆史原因出發,新任總統薩科齊在去年執政前,即强調法國應與地中海沿岸國家加强合作,協調各國在發展經濟、打擊恐怖主義、解决非法移民等方面的努力,爲此應成立“地中海聯盟”。薩科齊就任總統後,于去年8月在法國駐外使節會議上進一步勾勒出建設這一聯盟的“四大支柱”,即通過環保、文化對話、經濟和安全合作,構建新的合作框架。可以看出,建立 “地中海聯盟”是薩科齊重振法國大國聲威的重大舉措。

  但是,這一設想很快受到質疑,德國尤其不以爲然。首先,德國認爲,這一設想不現實,因爲地中海沿岸國家宗教信仰複雜、曆史和現實沖突交織,很難捏合到一起。其次,德國認爲,薩科齊這樣做是繞開了歐盟,實行“單幹”。有報道說,法國只想讓歐盟在“地中海聯盟”中處于觀察員位置。更有分析認爲,法國是想重建一個與歐盟對等的地區組織。再次,“地中海聯盟”要真建起來,誰來掏錢?法方說,加入聯盟的海灣國家可以“出份子”。但德國認爲,這些錢到時候免不了還可能要歐盟國家出。而且,如果不出錢,歐盟將來怎樣影響“地中海聯盟”?因此,德國官方强調,這個問題要歐盟出面談,不能法國一家說了算,而且歐盟所有國家都有參與“地中海聯盟”的權利,不然歐盟就有分裂的危險。

  文章說,其實,這次德法摩擦只是兩國領導人更換以來一系列齟齬的新發展,也是德法各自謀求在歐洲和世界舞台更高地位時的新爭吵。

  默克爾主政德國後,在拯救“歐憲”、推進歐盟建設及八國集團峰會等外交方面得分較多,薩科齊也在全力推進大國外交,以奪回前幾年因否决歐憲條約和法美關系惡化而萎縮的外交空間。在這一過程中,雙方出現碰撞幾乎是必然的。例如,同樣爲了大國外交,薩科齊非常重視非洲,已兩訪非洲,其間答應幫助利比亞建核反應堆。德國對此不悅,這次所謂的“日程安排問題”,竟是因爲薩科齊3月初又要出訪非洲。又如,在貨幣政策方面,由于法國經濟不振,薩科齊對歐洲央行實行穩定貨幣的政策頗有不滿,要求對其施加政治壓力,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則明確反對。在歐盟建設上,德國重視“東進”,主張土耳其加入歐盟,而法國歷來重視“南下”,反對土耳其入盟。這一切表明,一段時間以來,德法關系中出現了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的傾向,歐盟建設的支柱——“德法軸心”受到忽視,因而沖突或明或暗,幾乎不斷。

  文章說,二戰後的歷史經驗表明,德法兩國協商充分,則歐盟進;離德離心,則歐盟退。歐盟正全力打造世界一極,幷且力圖實現共同外交。現在,德法軸心的裂痕愈來愈深,顯然與這一目標背道而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