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華人最多 |
中評社香港2月9日電/法國《歐洲時報》引法新社報導,巴黎及巴黎地區集中了全歐洲最大的華裔群體。這些華人隨著一波又一波移民潮來到巴黎地區安家落戶,而且繼續年復一年吸引著數以千計的華裔新移民。
中國及華裔社團問題專家皮埃爾.畢佳(Pierre Picquart)解釋說,“很難說出華人群體的統計數字,主要是無證者數量太多。不過,可以說出個大約的數位。生活在法國的中國人或華裔大概介於60萬到70萬之間。其中半數集中在大巴黎地區。這是歐洲人數最多的華裔群體,比倫敦還多。”這位學者還指出,每年抵達法國的華裔非法移民約有6萬之多。
人們記憶中首位抵達法國的中國人是一位青田小販。他1888年來到法國,出售青田凍,即一種“凍石”(Qingtian steatite),當時法國人對中國物品很著迷,導致許多中國人頻繁往返于中國和法國做生意。
美麗城(Belleville)一個法中協會的創建人施拉姆(Donatien Schramm)堪稱一部華人史的“活字典”。他敍述說,“1914年到1918年一次大戰時期,法國招收了許多華工。最常用的辦法是灌醉一些年輕華人,把他們送到輪船上,或者清空監獄,把許多囚犯提出來……”
那些1918年留在首都的華人後來在巴黎十二區里昂火車站附近的夏龍島(Ilot Chalon)安頓下來。這是巴黎第一個華人街區,人們從未給這個區這樣定位,因為它沒有旅遊價值。
上個世紀70年代,整個街區都被夷為平地,可是華人自1920到1930年就開始在巴黎三區“工藝技術”(Arts-et-Metiers)街區安頓下來,與猶太批發商生活在一起。二戰期間,他們取代了這些猶太人。
自70年代起,很多(浙江省)溫州人靠著龐大的親戚網,絡繹不絕來到法國安家落戶,其中大多數沒有身份證。他們也大批湧入“工藝技術”街區,然後又進軍美麗城和巴黎北郊諸市,如奧貝維利埃(Aubervilliers)、斯坦(Stains)和塞納-聖德尼省(Seine-Saint-Denis)博比尼(Bobigny)等。那裏的住房比較便宜。
施拉姆指出,1970到80年代,大約15萬乘坐“難民船”從前印度支那(越南、老撾、柬埔寨)來的難民也被法國所接納,其中多數是華裔(廣東省東部城市潮州)。他們多半在巴黎十三區安頓下來。
施拉姆還指出,“與人們所說的相反,即使十三區有華人商店、報亭或律師,但居住在十三區的華人很少。那裏不是一個‘中國城’,而是一個表面上富有異域情調的街區而已。”
因為十三區的華裔亞洲人,凡希望成為房主者,多半都向郊區遷移了,特別是馬恩拉瓦萊市(Marne-La-Vallee)。
2000年以來,十三區和美麗城又來了一些人數尚不算多的新移民。他們是東北人,因眾多國營大企業關閉而下崗的工人。這批人舉止特別,比較孤立。
法中協會“彙集”(Hui Ji)的會長Richard Beraha聲稱,“今後數年,由於經濟原因,中國國內的人大批流動,估計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從全國各地來到法國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