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深度互補六大產業 港深將掌國際經濟話語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25 10:25:19  


 
  深圳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達志建議,港深宜優勢互補,建立各有特色的產業體繫。香港重點發展國際金融、創新科技、離岸貿易、空 運物流和購物旅遊等產業,繼續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的重要地位;深圳則應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金融、海運物流、國際采購、文化旅遊等產 業,使深圳真正能夠成為國際性高科技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和中國進出口物資的重要集散地。

  深圳社科院院長樂正建議,港深合作建立中國金融創新基地和科技創 新綜合基地。兩地可共建創業板,推進兩個證券交易所相互參股、持股,創建港深資本市場‘一板兩市’合作機制。他還建議,香港宜鞏固其作為金融結算、轉口貿 易、船務中心、海事中心、供應鏈管理等服務中心的功能,深圳應發揮在生產制造、物流服務和拓展腹地物流市場等方面的功能。兩地宜聯手推動兩地港口業務整合,打造世界級貿易大港,以應對不斷加劇的全球港口競爭。

  專家指出,深圳的創新科技產業與香港的國際服務業產業互動,加上毗鄰的東莞、惠州,珠三角東部地 區,可形成年出口額高達6000億美元的國際經濟區,構成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外向型實力最強的城市群經濟組合,使兩地具備進入世界級大都會行列的巨大經 濟發展潛力,經過10到15年的努力,有可能與紐約、倫敦、東京相媲美。

  香港知名經濟學家王於漸:香港 向知識經濟轉型的一個關鍵性弱點--‘一國兩制’下的‘邊界’限制人口的流動和周轉,使香港不能如紐約、倫敦等,既避免人口老化又集中高教育程度、高技術 人纔,同時,隨著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行業外遷而減少低教育程度、低技術勞動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共訂產業政策:深度融合新起點

  接受采訪的專家一致認為,要爭奪國際產業話語權,雙方政府不能停留在口頭表態上,考慮問題更不能局限於單方利益,未來一段時間,雙方必須重點著手清除‘阻礙港深大都市爭奪國際話語權的’因素,加速構建和培育有利成長的框架、機制和前提條件。

  毋庸諱言,港深兩地在產業融合 上還存在諸多障礙。如在兩地科技合作方面,議論多時的深港創新圈難有實質進展;本港去年底再次擴大港深邊境解禁範圍,但河套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還僅處於構想 階段;港深機場整合,亦存在不同企業體制間利益的考量。港深金融業合作還存在一些制度性的障礙,阻礙著港深金融業的高度融合。此外,港深兩地尚存在不對等 的人員進出體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兩地產業融合。

  對此,深圳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 心主任魏達志建議深港聯合打造深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並應盡快進入研究、規劃、立項、選址和建設階段。他認為,在‘深港創新圈’框架下,完全可以有效推進 CEPA的實施,進而縮小深港體制與政策的差異,透過制度性安排有效減少兩地在貨物、資金、人員、服務和資訊流動方面存在的體制性和人為性障礙。

  深圳社科院院長樂正建議,允許深港兩地間實行更自由靈活的人員、資金和貨物進出體制。在深圳設立規範的跨境貨幣流動機制,有限度開放深港之間的‘人民幣自由行’和‘外彙自由行’試點。

  在產業引導上,兩地政府亦大有可為。魏達志表示,深港共建國際大都會,一定要透過兩地政府制定相應的產業政策,構建兩地優勢互補、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產業體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