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島內五味雜陳 林毅夫爲何被世行看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28 13:30:56  


林毅夫打破由美國人和歐洲人一統天下的世行高層任職“潜規則”,將出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如果不出意外,不久以後世界銀行副行長的辦公室里將迎來首張中國面孔。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主任林毅夫,正在打破由美國人和歐洲人一統天下的世行高層任職“潜規則”,成爲剛剛履新半年的行長佐利克的重要合作夥伴。

  “佐利克希望,此舉能平息外界對世行管理層中來自發展中國家人士的不足,以及世行應更好適應新興市場發展的批評。”1月21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如是解讀世行對林毅夫的任命背景。

  打破歐美人長期壟斷

  消息其實在3天前即已傳出。1月18日,國內即有媒體引述“消息人士透露”,林毅夫或將出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支撑這個判斷的證據之一是該職位已空缺數月,上任首席經濟學家法國人弗朗索瓦·布吉尼翁去年10月即已離任。

  隨後,《國際先驅導報》致電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對方稱此類信息歸世行總部發布,他們對此“幷不知情”。直到《華爾街日報》援引世行官員的話證實,林毅夫將任新職的消息才爲更多媒體所報道。

  由于佐利克對林毅夫的任命還需要1月底世行董事會通過,所以林毅夫本人對此的低調當屬意料之中——在接受電話采訪時,他僅表示“還在猜測階段”、“還要確認”。但更多的中國人顯然都格外興奮。“我爲林毅夫(即將)做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感到自豪,這是中國和世界發展中國家的驕傲。”世界銀行研究部高級經濟學家鄒恒甫對老朋友林毅夫如此“無條件”地贊譽道。

  世行首席經濟學家的正式稱謂是“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工作主要是領導世行的整體發展策略和經濟研究,內容涵蓋全球、區域和單一國家層次,此前長期由美國人或歐洲人壟斷。對此,知名經濟評論家葉檀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采訪時明顯有些激動:“這是非常值得賀喜的好事,以前都是發達國家(主宰)嘛,這次由中國人出任是前所未有的。”

  中國因素備受矚目

  既然“前所未有”,一個問題旋即浮出水面:爲什麽是林毅夫?

  這幾天,林毅夫的北大同事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面對蜂擁而至的采訪,他們的回答幾乎异口同聲:“他非常適合出任這個職位。”

  在同事們看來,林毅夫在發展研究學領域成就卓著,造詣“非常深入扎實”。2007年10月31日,作爲登上國際經濟學界頂級講壇的第一位中國學者,林毅夫在英國劍橋大學馬歇爾講座上演講的主題,即是“發展與轉型:思潮、戰略和自生能力”。

  根據自己對中國改革發展和許多發展中國家、轉型中國家改革發展成功與失敗原因的認識與理解,提出一套新的發展經濟學和轉型經濟學的理論體系。這也是林毅夫自己“最引以自豪的成就”。

  在認可其個人學術造詣的同時,葉檀認爲世行更在意的還是林毅夫的中國背景。“他的當選,說明新興市場規模已經擴展得越來越大,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所以世行才考慮從發展中國家遴選副行長。”對于有分析稱佐利克的“知華派”身份或許助了林毅夫一臂之力,葉檀則認爲,雖然可能有一定關聯,但無論誰在世行行長的位置,都不可能忽視新興市場的崛起。

  林毅夫的同事、在北大任教的花旗銀行經濟學家沈明高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提到了“中國因素”。沈認爲,中國經濟在全球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中國的成功經驗對世界銀行服務發展中國家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那麽,中國經濟學家群體中活躍的人幷不在少數,選擇林毅夫又所爲何來?“在一流宏觀經濟學家中,對中國經濟政策可以産生非常大影響的,林毅夫是最合適的人選了。”葉檀表示,世行要考慮到經濟學家參與現實經濟能力的問題,而和其他中國經濟學家相比,作爲智囊級學者的林毅夫在政策决策方面的參與程度甚至主導地位上“顯然是最强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