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林毅夫傳奇:抱球遊到大陸 回鄉奔喪未如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22 15:47:20  


  在中國經濟學界,能用“傳奇”二字形容而決無誇大的學者,莫過於剛剛榮任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的“溫家班”核心智囊之一,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林毅夫。他的人生經歷是不可複製的,事業如是,愛情亦如是。他和夫人張雲英,每年“兩會”期間都是風頭無二的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夫妻檔,傳媒爭相圍擁採訪。 

  抱球泅海投奔大陸 

  現年五十五歲的林毅夫,三十年前是國民黨金門馬山駐軍的一名連長,本名林正誼。在1979年的5月16日夜,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抉擇,隻身抱著兩個籃球從金門島跳海游到了距離2000米外的大陸廈門。此後,他改名為林毅夫,開始了在大陸的新生活,而在台灣,他的名字被列入了“失蹤者”的名單,但留在台灣的新婚妻子張雲英心裡知道,丈夫是到了大陸。 

  林毅夫在給台灣親人的家書中闡明了自己當年選擇投奔大陸的心聲:“基於對文化、歷史、政治、經濟和軍事的認識,我覺得回歸祖國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最佳的選擇方案。做為一個台灣人,我深愛這塊生我、養我的地方,我願意為它的繁榮幸福奉獻一生的精力,但是做為一個中國人,我覺得台灣除了是台灣人的台灣之外,台灣還應該能對中國的歷史發揮更大的貢獻。” 

  負笈美國破鏡重圓 

  林毅夫到大陸後,在北京大學攻讀經濟學碩士,後來留學美國芝加哥大學,師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茨教授,他的博士論文《中國的農村改革:理論與實證》被舒爾茨教授譽為“新制度經濟學的經典之作”。1986年,在台灣的妻子得知丈夫在美國求學後,也留學美國,夫妻兩人相隔七年之後,終於在大洋彼岸團聚。林毅夫的執著和張雲英的癡情,讓人肅然起敬。 

  林毅夫在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增長中心做了一年博士後研究工作。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在中國局勢最為複雜多變之時,林毅夫作為改革開放後從西方學成歸國的經濟學者,與開展特殊教育研究的妻子回到北京。林毅夫在北京大學就職,專門研究中國經濟發展,張雲英則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從事殘疾人智障人士教育等工作。 

  核心智囊建樹良多 

  林毅夫後在北京大學創辦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他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窮人經濟學”等一系列理論,都成為中國政府的重要經濟政策。林毅夫也被認為是中南海“溫家班”核心智囊之一。2006年,久負盛名的英國劍橋大學馬歇爾講座向林毅夫發出邀請,請他在2007至2008年度的講座上發表演講。與此同時,經濟學家林毅夫成為全國政協委員,而他的妻子張雲英則當選為十屆全國人大台灣省的代表。 

  在海峽兩岸,林毅夫不僅以其經濟學成就享有廣泛知名度,而他土生土長台灣人的身份也引來各方注目。2002年5月9日,林毅夫的父親在台灣去世,當時,林毅夫希望能夠返台盡孝,而台灣當局則因為他當年“叛逃”大陸的“罪名”沒有消除,拒絕放行。林毅夫回鄉奔喪的願望只能由妻子張雲英回台代行,而林毅夫自己則在北京大學的家裡自設靈堂拜祭父親。(來源:香港《大公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