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首發現“南海一號” 港人出錢出力貢獻重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4 11:16:06  


負責運送“南海一號”沉船的巨型駁輪二十三日在大海中緩緩前行。
  中評社香港12月24日電/“南海一號”成功出水,參與打撈發掘的陽江官員表示,從“南海一號”發現至今,香港考古隊出錢出力,提供資金、捐贈、設備的同時,還幫助培訓了一批水下考古人員,為“南海一號”的成功出水作出了重大貢獻。

  據大公報報道,“南海一號”是一艘在1987年由廣州救撈局和英國有關公司無意中發現的南宋沉船。據全程參與“南海一號”工程的官員回憶,當時就有香港人在英國公司工作參與了該項目,關於發現“南海一號”的消息也是最先從香港傳入內地的。

  提供衛星聲納工作船

  當英國人準備在沉船遺址大幹一場的時候,有人站出來拒絕了英國的要求,使“南海一號”得以保存。但是,當時中國沒有水下考古項目,相關設備和人才都不具備,愛國的香港同胞捐贈了100萬資金,供有關部門打撈之用。

  不過,由於經費和國內水下考古力量不足等種種原因,工作後來一度擱置。1999年中國水下考古隊到香港進行水下考古項目時,當時的隊長張威認識了在港經營潛水用品的陳來發,張威談及一艘古船沉沒在南海,因資金、技術不足無法打撈,陳來發即表示很有興趣提供協助。

  在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努力和促進下,香港同胞成立了“中國水下考古研究探索協會”。協會出錢出力,提供一艘備有衛星導航、聲納搜尋系統的工作船,重新啟動尋找“南海一號”的進程,也是在這次尋找中,確定“南海一號”所在地的具體位置。

  港人傳授潛水新技術

  二○○一年,中國水下考古培訓研究基地落戶陽江海陵島,此後香港中國水下考古研究探索協會派出三名具有國際認可資格的水下考古人員前來,舉辦了多期培訓班,為中國水下考古隊培訓了二十多名學員,傳授包括高氧潛水等新技術在內的潛水技術和水下考古所需的專業技術等。

  對此,陽江官員指出,一直以來國內媒體對於香港貢獻方面涉及很少,實際此次“南海一號”能成功出水曾得益於香港人的愛國和大力幫助,他們出錢出力,言傳身教,對開創中國水下考古事業做出了貢獻,香港水下考古隊功不可沒。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