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奶價像股價“大跌大漲” 誰是背後推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0 16:18:11  


 
  奶農:年初“倒奶”年底“搶奶” 

  “鮮奶收購價三分五分地提,而同期飼料價卻三毛五毛地漲。”談起上半年的情形,內蒙古奶農李建軍直搖頭。他說:“因鮮奶收購價太低,上半年最好的成牛只能賣五千元,小乳牛僅兩三百元。我有個親戚賣了只小鳥1000元,三頭小牛還不值一只小鳥的價。要放在前些年,一頭小乳牛就能賣四五千元!” 

  記者了解到,呼和浩特地區的三個屠宰場,今年上半年每天屠宰的奶牛有二三百頭。在“全國奶牛第一縣”土默特左旗,一度有60%多的新生小奶牛被賣到了屠宰場抽血清。 

  “上半年還在殺牛倒奶,年尾就搶奶源了。”呼和浩特近郊一位村支書憂慮地說,牛奶價格大起大落對農民增收和牛奶產業的穩定發展很不利。 

  一些鄉村幹部普遍反映,此輪奶價大波動主要是兩大原因:首先是企業和奶站長期壓低收購價,而同期奶牛飼養成本卻大幅上揚。去年以來,主要飼料漲價幅度如玉米等超過60%,而同期原奶收購價只提高八九分錢。今年上半年,內蒙古奶農基本上處於虧損狀態。其次,上半年的殺牛倒奶之風,也與前幾年奶牛養殖被作為“政績項目”盲目擴張有關。 

  據了解,隨著近來奶源緊張,在呼和浩特地區,伊利和蒙牛兩家企業最近把原奶收購價從每公斤1.84元提到1.90元。但記者發現,奶農們仍期盼著再提高收購價。 

  呼和浩特市郊農民雲佩龍開了3家奶站,專為某大企業供奶。他說:“近一個月來,不少外地人推著擠奶器直接進村入戶收奶,每公斤2.5元,還是現金。這些年大企業給農民的原奶收購價的確太低了!” 

  企業:“搶奶”打亂價格體系 

  城市居民愁的是牛奶漲價,農民抱怨收購價低,乳品企業愁的則是缺奶源。 

  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介紹說,由於近來奶源緊張,原有價格體系已被打亂。最近北京、河北、山西、黑龍江等地的原奶價格每公斤漲到3元左右,內蒙古也達到2.5元。目前主要產區的原奶價格比上半年上漲50%以上。即便如此,原奶仍不能保証供給。現在很多地方都是一家一戶拿著現金上門收奶,已經沒有價格體系了。 

  張劍秋表示,雖然牛奶價格漲了,奶牛也漲了,但最根本的問題是奶源基地建設滯後。 

  蒙牛公司有關人士還表示,除了奶源基地建設滯後外,另一個問題是國內一些小奶粉廠、小乳品廠開始泛濫。它們受奶粉價格今年大幅上漲的利益誘惑,紛紛進村入戶爭奪奶源,擾亂了價格體系。在呼和浩特市,一些小乳品廠派人推著小奶罐到奶農院子裡收,出價高出伊利、蒙牛收購價0.8元。 

  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憂慮地說,現在原料奶大漲,企業已受不了成本的壓力,按照目前這個價格漲下去估算,伊利明年光收奶增加的成本就以數億元計。他說,最近伊利的一些產品漲了一些,但漲的這塊根本消化不了增加的成本,所以下一步還可能考慮漲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