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改善中美及兩岸關係 澳門將發揮什麽作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13 00:08:35  


圖為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院長郝雨凡敎授(中)、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何漢理(右)及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張曙光敎授12日在“澳門與中美關係”國際硏討會閉幕式上。(中評社記者攝)
  
  在兩岸關係方面,城市如香港、新加坡的角色一直比較吃重。相對來説,澳門似乎在兩岸關係的發展史上默默無聞。事實並非如此。台澳早在1995年建立的“準直航”模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為解決澳門回歸後的台澳空中通航及經澳門中轉兩岸空中通航問題,台北航空運輸商業同業公會與澳門航空公司代表於1995年12月1日簽署《臺澳通航協定》。其中規定,澳門航空公司從台北、高雄經澳門只換班號不換航班可直飛大陸,實現了連接兩岸三地的“一機到底”的“準直航”。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談判過程中,兩岸政府與主管部門官員以顧問身份參與並主導協定基本原則。 

  在此次“澳門與中美關係”國際硏討會上,澳門大學的教授王建偉就以“澳門在兩岸關係上的獨特作用”為題作了演講。他把以上這種談判模式稱爲“澳門模式”,並建議這種“澳門模式”可以推廣到其他領域,甚至可以有限度地使用這種模式推動兩岸的官方接觸。姑且不論此建議在短期内是否有實現的可能,無可置疑的是,澳門確實可以成爲促進兩岸交流的另一個理想的中介。

  澳門回歸之後,社會愈趨平和安定。在政治上,其敏感度又較香港為低。澳門具備多種優勢,未來不僅在促進中外關係上可以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在兩岸關係上,也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澳門與中美關係”國際硏討會的成功舉辦,其實只是澳門加強在中國及國際事務中之參與所邁出的第一步。本次研討會的發起人、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院長郝雨凡敎授有意將此次研討會的論文結集成書。另外,郝雨凡還表示,未來澳門將繼續舉辦類似的國際關係研討會。我們可以預見,在其規模逐步擴大的同時,澳門也將在這些領域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 “澳門與中美關係”國際硏討會由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主辦。與會的專家學者包括: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何漢理、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張曙光敎授、史丹福大學胡佛硏究所硏究員陳明銶敎授、聯合國際學院(珠海)霍爾布魯克敎授、布魯金斯學會訪問硏究員/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胡偉星敎授、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經濟政治處沙羅倫處長、上海美國硏究所所長丁幸豪敎授、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硏究所葉明德敎授、北京外交學院外交學系張歷歷敎授、澳門中西創新學院副院長霍啟昌敎授、澳門理工學院社會經濟與公共政策硏究所硏究員王五一敎授、當代中國社會科學硏究中心主任兼政府與行政學系劉伯龍敎授、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當代中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訪問硏究員黃枝連敎授、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政府與行政學系王建偉敎授、經濟學系系主任關鋒博士、社會學系魏楚雄敎授、程惕潔敎授及範岱克博士等。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院長郝雨凡敎授主持了會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