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談中國大口徑火炮發展:新老幷存落後周邊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07 15:26:42  


中國國産最新型05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
  編者注:本文作者是一位長期關注我國大口徑壓制火炮發展的軍事愛好者,他在文中的很多觀點雖然只是一家之言,但是相信會帶給廣大讀者以某種啓示。本文不代表本刊觀點,僅供廣大讀者參考。

  大口徑壓制火炮通常是指130毫米以上的榴彈炮、加農炮、加榴炮,它們是各國炮兵部隊的主要裝備。建國50多年來,我國大口徑壓制火炮從無到有、從弱到强、從購買到自研,時至今日已經成爲火炮研制强國。不過,我們也要看到目前大口徑壓制火炮技術逐漸在世界普及,我國過去取得的優勢正在慢慢消失。因此,我們在爲過去取得成績自豪的同時,應該繼續努力開創我國大口徑壓制火炮輝煌的明天。

  裝備現狀

  1956年我國以蘇聯D1型榴彈炮爲原型仿制了56式152毫米榴彈炮,1959年以蘇聯M46型130毫米加農炮和M47型152毫米加農炮爲原型仿制了59式130毫米加農炮和59式152毫米加農炮。至此,我國擁有了第一代大口徑壓制火炮。

  D1型152毫米榴彈炮是蘇聯在二戰前期研制的,帶有濃厚的時代技術特點,身管外有被筒,采用沖擊式炮口制退器。制退機在身管下方,複進機在身管上方。采用箱形開脚大架,防盾從中部開始向後傾斜,防盾中央載面可以向上滑動。高低機在炮架右側,方向機在左側。必要時火炮可幷架射擊,每個大架上有兩個駐鋤,一個用于硬地面,一個用于軟地面。結構與M30型122毫米榴彈炮基本相同,兩者除身管外的零件均可以互換。

  M46型130毫米加農炮是蘇聯上世紀50年代初研制的一種加農炮,以M1937型130毫米艦炮爲基礎,用于取代A19型122毫米加農炮,于1954年正式裝備蘇聯陸軍。後來蘇聯又根據M46型加農炮研制了M47型152毫米加農炮。這兩者的炮架基本相同,除身管外,只要調整反後坐裝置的阻力和更換炮口制退器就可以實現互換(這是當時火炮設計的一種常用方法,兩門不同口徑的火炮,只要采用不同制退效率的制退器保證火炮後坐質量相同就可以安裝在相同的炮架上,一般把這兩種火炬叫做姊妹炮)。M46型130毫米加農炮采用活動身管炮身,炮身由身管和被筒組成。炮口制退器爲單室多側孔沖擊式制退器。具有變後坐長的溝槽式液壓制退機裝在炮身下方的搖架槽內,液氣式複進機固定在炮身上方。搖架爲槽型,方向機和高低機均爲齒弧式。平衡機爲氣壓式。上架和下架均爲鑄鋼件,采用箱形開脚大架。右大架上安裝有炮身推拉器,用于炮身戰鬥狀態和行軍狀態的轉換。另外,在左右大架外側各有一個千斤頂,用于在行軍和戰鬥狀態轉換中與前車連接。

  第一代大口徑壓制火炮基本滿足了當時我國對大口徑壓制火炮的需要,但多少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56式152毫米榴彈炮的口徑雖然比54式122毫米榴彈炮大,但是射程却幷不占優。59式130毫米加農炮的全重達到7.7噸,必須配用專用的履帶牽引車,行軍速度緩慢。59式152毫米加農炮的初速和射程均不如59式130毫米加農炮,全重更是達到了8.47噸。

  第一代大口徑壓制火炮的成功仿制,使我們基本掌握了蘇式火炮的技術特點,隨後展開了第二代壓制火炮的研制。1959年底我們分別展開了第二代152毫米加榴炮和加農炮的研制,其目的就是用第二代152毫米加榴炮來替代56式152毫米榴彈炮、用第二代152毫米加農炮來替代59式130毫米/152毫米加農炮。第二代152毫米加榴炮的研制相對容易,我國以D20式152毫米加榴炮爲原型仿制了新的152毫米加榴炮炮身,然後將其裝到60式122毫米加農炮的炮架上,命名爲66式152毫米加榴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