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蘇嘉宏:十七大後的兩岸關係走向蠡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25 10:31:53  


 

  三、 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願與臺灣任何政黨交流對話、協商談判 

  這段提法在中共方面而言認為這是一種對民進黨釋放善意的說法,若予以逐句分列如下觀之,第四句最為突出,雖然可以想見陳水扁、民進黨應該不會領情才對;第五句的“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意思就是兩岸尚有“敵對狀態”並未結束,造成這種“敵對狀態”的歷史本質是“一個中國(中華民國)之下的國共內戰”,對於之後中共另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切斷與“中華民國”的法統關係,使得之後本來是黨對黨的國共內戰成為其他類型的爭論。 

  1.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2.儘管兩岸尚未統一,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 

  3.中國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兩岸同胞理應攜手維護好、建設好我們的共同家園。 

  4.臺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什麼問題都可以談。 

  5.我們鄭重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四、 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

  十三億大陸同胞和兩千三百萬臺灣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這是一個新的提法,凡是對臺灣同胞、台海和平、促進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都應盡最大努力做好。部分 台灣政學界人士對十七大的解讀方式,特別喜歡計算幾個某特定關鍵詞在十七大報告中被提到幾次,例如:前陸委會主委、現任駐美代表吳釗燮在十七大之後,於 二○○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在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表示,在大陸、台灣與美國的三邊關系問題上,美國是遵從“一個中國『原則』”(按:美國遵從的是“一個中國『政策』”!),不過什麼是“一個中國”全看美國的解釋。吳釗燮除了以“父子、夫妻、兄弟”的關係為例,來比喻現今的台美關系,說不同意見並不影響彼此關係之外,還在開放答問時間,對胡錦濤十七大開幕演說中所提和平協議,以及共用了六十一次的“民主”字眼,並提議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進行台海談判的論調作出批評。其他當然還有很多計算關鍵字出現次數的學者解讀,這些關鍵字專挑台灣自己看重的,但對於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等中共非常重視的辭語,卻是視而不見,見樹不見林。

  此外, 和平發展是兩岸關係的主軸,雖然一方面“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但另一方面則同時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 新華社大會期間曾有專文指出,比較歷屆大會報告用詞用語的不同,但均不涉及兩岸關係部份,顯見兩岸關係方面,中共仍保有其絕對穩定性,不會被一時的政治情勢所牽引。儘管胡錦濤稍早之前曾經在重要公開場合中說出:目前台海局勢“處於高危期”,但在十七大報告中則仍然回到原來的鄧小平時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調不變。

  五、 中國大陸“解放思想”持續民主發展與整合對台共識有助台海和平與穩定 

  中共在十七大選舉“中央政治局委員”的過程中,以所謂“民主推薦”程序進行。四百多名名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先領到“推薦票”,有資格在兩百多名符合條件的六十三歲以下中共正部級幹部中,選出他們屬意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以向政治局常委會舉薦,“民主推薦”約相等於一種“預選”,推薦票數即使是最高,也不一定能夠當選,這項制度適用在如此級別極高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影響深遠,一般評論都認為這是中共“黨內民主選舉實驗已經從基層觸及到高層”。未來,這個民主化的制度如果被預見為十八大將會繼續採行和深化的制度,則十七大之中的有志跨進十八大的接班人就必須在民主的程序和整合的共識中循序漸進,在愈益顯露的民意壓力下不讓自己太過出格,以和平發展為主軸的十六大的政績歸納、十七大的共識目標都將制約中共內部的其他“對台異見”,民主的中共將有助於台海的和平與穩定。直到十八大之前,依中共當前選拔幹部“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在共青團工作過的新人無疑佔有很大的升遷優勢,這一個專業科技背景的新群體嶄露頭角,代表中共正式完全進入“後老革命世代”,包括兩岸關係事務在內的“解放思想”,應該都將會是未來五年的中共執政特色。(作者 蘇嘉宏 台灣.輔英科技大學教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