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蔡逸儒:十七大後的兩岸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22 09:52:32  


蔡逸儒:台灣的民進黨及陳水扁政府非要以獨制統,才使兩岸關係惡化至此。
  中評社香港10月22日電(作者 蔡逸儒)海內外的媒體、專家對於中共十七大中有關兩岸的立場都有深入的分析。胡錦濤在政治報告中強調,“臺灣任何政黨,只要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什麼問題都可以談”。他呼籲臺灣各個政黨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構建兩岸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就像月前的亞太經合會一樣,大家本來預期布什與胡錦濤會對陳水扁有重話抨擊,結果中國大陸方面只是雲淡風清的重覆北京一貫的立場,這次原來外界估計,胡錦濤在十七大中可能會對臺灣問題有些批評,但上述的講話還是相當的溫和理性,完全沒有令人不安的殺伐氣息。筆者在接受外國及大陸媒體訪問時表示,這顯示出中國大陸越來越溫和、理性、善意、自我節制的一面,北京已經懂得善用柔性力量,外界對此必須有所認識。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所提出的“和平協議”並非全然首見,早在1995年“江八點”與1997年十五大政治報告中,當時就提過“作為第一步,雙方可先就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正式就兩岸敵對狀態的終止,進行談判,並達成協定”。另外,在2005年4月與5月,胡錦濤分別會晤國民黨與親民黨領導人連戰與宋楚瑜,在連胡“新聞公報”與宋胡“會談公報”裏,都曾經出現“達成和平協議”的字眼,這表示“和平協議”一詞並非在十七大才首度使用。

  其實,對於瞭解兩岸關係發展進程的學者專家而言,大家都知道經過這麼多年的磨合與互動,彼此都有了不少成長,即使北京仍然無法面對、承認、處理“中華民國”並未完全消亡的事實,但中國大陸深知內戰未了的不正常現象必須首先面對。根據我們的理解,大陸內部早就做過各種研究與評估,北京之所以取協議而非協定或條約,就是出於政治的考慮,要避免給外界形成國與國之間談判的錯誤印象。

  這次中共將有關主張正式列入政治報告中,當然還是有著重要的涵意和可能的深遠影響。就眼前來說,只要雙方接受相對仍有模糊解釋空間,從汪道涵先生的新三段論到胡錦濤的新新三段論,在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前提下,雙方不管是對話談判、求同存異、或求同化異,深化廣化兩岸交流或許是當前最好的方式,可惜的是台灣的民進黨及陳水扁政府非要以獨制統,才使兩岸關係惡化至此。

  其實筆者更關心的是,既然這一段日子來中國大陸表現的是一貫溫和、理性、自製與低調,即使再有不滿,也只透過行政官員、學者、專家發言為文,或是透過美國對台施壓,反而是台北方面連續以言語行動,不斷公開的對中國大陸、美國及國際社會進行挑戰,使得歐盟、美國、東協都認為,台灣是個如假包換的挑釁者及麻煩製造者,如果情勢發展到最壞的情況,如果屆時大家對大陸的反制措施採取比較同情的態度,這時台灣恐怕就要倒大霉了。(作者 蔡逸儒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研究所教授)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