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大學生看十七大:離政治遠了,離生活近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09 14:47:43  


大學生對十七大的期望主要集中在幾個領域:教育、就業、環保、奧運。
  中評社香港10月9日電/北京大學南門附近的三角地,曾被北大人視為“精神聖地”。一九八一年,中國男排取得了參加世界盃的資格,數千名北大學子涌到這裡,喊出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成為改革開放初期的時代強音。那時,這裡是北大的“國是眾議院”,每逢國家大事,很多學生都會來這裡表達關注。 

  據中新社報道,如今,走在三角地,看到的是大量學生床位轉讓廣告、周邊房屋出租資訊、考研輔導班的講座通知,再沒有學生將油印的詩文刊物張貼在這裡。有人說,這是“北大精神”的失落。也有人認為,這表明中國大學生日趨理性和務實。 

  往屆的全國黨代會召開前,許多高校都會早早打出“迎接勝利召開”之類的橫幅。離十七大越來越近了,記者探訪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名校,均未看到相關的標語。登錄各高校的BBS,也鮮有討論十七大的帖子。 

  北京大學電腦係研究生張生民在電話中對記者說,周圍的同學大都知道十七大即將召開,也知道本次會議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未來五年的走向,但對此的談論卻並不多。 

  “如果說我對十七大有什麼期待,我還是比較關注教育領域的話題。”張生民說,比如正在多所高校試點的研究生收費改革,牽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他很關心這項改革未來的走向。“但十七大討論的都是些宏觀的問題,可能也不會涉及到這些微小細節。” 

  從今年起,中國六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北京師範大學物理學院的潘斐就是剛入學的一位免費師範生。教師節前夕,溫家寶總理與北師大免費師範生座談,潘斐向總理反映,村子裏許多孩子本該上學,卻輟學外出打工,自己對此十分擔心。 

  在接受本社記者採訪時,這位來自陜西華縣的女孩說,其實她還有一句話沒來得及跟總理說。“我們老家前兩年遭了水災,村裏原來很多種菜的大棚都沖毀了,希望政府能幫助重新建起來。”潘斐說,“在十七大上,我還是希望領導多關心我們農村。”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研究生關淩對十七大的期待有些“與眾不同”。“我希望十七大以後北京的房價能降下來。”說完後,她嘿嘿一樂:“這好像與我的學生身份不符。”她解釋說,因為自己快畢業了,也準備留在北京,所以現在就“高瞻遠矚”地開始考慮以後買房的事了。 

  記者採訪中發現,大學生對十七大的期望主要集中在幾個領域:教育、就業、環保、奧運。與十年前或二十年前的師兄、師姐比起來,他們對黨代會的關注離政治遠了,離生活近了。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表示,現在社會、政治穩定,大學生更多地關注自身發展,考慮問題更加務實,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