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8日電/《人民日報》今天發表社論,8月的草原,到處充滿生機和活力。在迎接黨的十七大的日子裏,各族人民迎來了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我們向內蒙古各族工人、農牧民、知識份子、幹部和各界愛國人士,向人民解放軍駐內蒙古部隊指戰員、武警內蒙古部隊官兵和公安幹警,向所有關心和支援內蒙古自治區現代化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親切的問候!
社論說,內蒙古幅員遼闊、美麗富饒,生活在這裏的內蒙古各族人民勤勞、勇敢、智慧,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為創造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為締造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作為我國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地方――內蒙古自治區,自1947年成立以來,各族人民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充分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民族區域自治權利,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和自主管理本地區本民族內部事務,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譜寫了內蒙古歷史發展的新篇章。放眼今日內蒙古,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日益完善,民族團結進一步鞏固,少數民族幹部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經濟持續快速發展,2006年全區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4700多億元,是自治區成立之初的196倍,草原上千百年來由鋤頭和牧羊鞭主導經濟增長的歷史,正在由現代農牧業和新型工業化進程所取代;各族群眾生活水準顯著提高,絕大多數群眾擺脫了貧困開始邁入小康;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保護,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普遍提高,正信心百倍地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
內蒙古自治區60年建設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全區各族人民團結奮鬥、艱苦創業的結果,是內蒙古各級黨委政府創造性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方針政策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手足情深、鼎力相助的結果。60年來內蒙古的歷史性巨變充分表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祖國大家庭的懷抱中,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不斷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不斷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內蒙古才有繁榮進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的發展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實現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是內蒙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和共同責任。我們一定要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緊緊抓住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寶貴機遇,倍加珍惜榮譽,倍加奮發進取,確保內蒙古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確保各族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
社論表示,內蒙古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內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作出的歷史選擇,是內蒙古各族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制度保證。內蒙古自治區60年的實踐證明,這一制度完全符合內蒙古的實際,符合我國的國情,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抓緊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規,加強監督檢查,切實維護和保障各族人民的合法權益。把少數民族幹部隊伍建設作為一項管根本、管長遠的大事,持之以恆地抓緊抓好抓出成效,為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是實現內蒙古各族人民利益、鞏固民族大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物質基礎。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觀念,凝聚發展力量,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品質,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做大做強內蒙古的優勢、特色產業。切實抓好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造福子孫後代,造福全國人民。堅持以人為本,突出抓好教育、醫療、扶貧、就業等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各項工作,真正讓各族群眾共用改革發展成果。
內蒙古各族人民的團結,是把內蒙古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的力量之源、勝利之本。自治區成立以來,內蒙古各族人民始終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曾被譽為模範自治區。今後要繼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始終高舉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的旗幟,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切實做到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實現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努力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上來,堅決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祖國統一。
社論指出,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時代展現了新的風貌。衷心祝願內蒙古各族人民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努力把祖國的北疆建設得更加美麗富裕、更加繁榮和諧,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