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約有一半的居民,住在政府興建的廉租屋和經濟適用房。 |
中評社香港8月7日電(評論員 丘巒)目前看來,香港的房地產管理辦法對內地城市具有極大的借鑒作用,尤其是解決低收入者住房問題的方法和制度,非常值得內地各城市學習,甚至是照搬。內地城市當前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低收入者住房問題十分嚴峻,長此下去,必對社會穩定不利,必對建設和諧社會具有反作用。
中國内地各大城市為房價的高企弄得焦頭爛額,政府越是管卡房價,房價越是高漲不止。其速度、其高度、其危險度,都令人捏一把汗。房價迅猛地漲上去,總有完全失控的時候,地產泡沫一旦破裂,後果不堪設想。怎麼辦?裏面一定有失誤,內地城市管理者需要尋找問題的癥結所在,有效解決之。
目前,中國內地各城市的對策是從整體上壓制房價,甚至不惜採取行政力量打擊之,誰知道事與願違,越壓越被動。究其根本原因,恐怕還是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政府把鑰匙交給了市場,希望市場幫助政府解決問題。結果表明,市場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有些問題,非政府出面解決不可。
人民日報日前載文分析香港的房地產,文章指出:香港人多地狹,寸土寸金,其高昂的房價位居世界各大城市前列。但同時,在香港,有大約1/3人口租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即廉租房)裏,1/6的人從政府手裏購買居屋(相當於內地的經濟適用房)。總體上看,約一半人在政府的資助下解決了住房問題。實際上,香港私人住宅市場面對的是另一半中高收入人群,其中以律師、會計師、醫生、經理人員等構成的中產階層為主。因此,對香港低收入人群來說,他們完全可以像觀看電視節目一樣,淡看樓市風雲。
人民日報看得很准,香港的成功在於,政府承擔解決1/3人口住房的重任,並幫助1/6的人。這些人口大多數屬於低收入階層或較低收入階層,完全沒有跟隨市場升降的能力,如果置之不理,社會矛盾將日趨尖銳,動盪不寧。政府如果完全把責任交給市場,等於置之不理。
專家指出,香港樓市早已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在樓市中有效地發揮了調節作用;另一方面,房屋作為生活必需品,房地產市場又是一個特殊的市場。香港有一半人口的住房受政府資助,他們受市場房價影響不大;另一半在市場上買房的人群,支付能力相對較強,投資者結構更為合理。
目前,內地各城市顯然忽視了房地產市場又是一個特殊的市場的原理,在政策制定上存在重大缺憾,也就是沒有認真考慮解決低收入人口住房的問題。這是一個非政府承擔不可的責任,不是任何一個地產商能夠完成的。在香港,經濟發達,工商旺盛,市民收入頗豐,富甲一方,就這樣的富裕城市,尚有1/3市民靠政府提供住房。作為內地城市,目前沒有哪一個超得過香港,政府豈能就把90%多的市民全部推向市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