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攻擊性外交 邱義仁高興得太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05 00:37:25  


邱義仁把陳水扁的“烽火外交”升級至“攻擊性外交”,勢必掀起世界各國反對台獨的浪潮。
  中評社香港8月5日電(評論員 鍾維平)民進黨當局在國際上的動作越來越多,大陸不勝其煩,兩岸鬥爭的舞臺屢屢在國際社會展開,民進黨當局追求的正是這種戲劇效果,而幕後的總導演當然是邱義仁。

  台灣“行政院副院長”邱義仁日前宣稱,應為烽火外交“正名”為“攻擊性外交”,透過主動出擊,和別人交朋友,“讓中國也得花力氣守”,“爭取台灣更大的談判籌碼及迴旋空間”。聯合報報道,邱義仁進一步稱,如果台灣的外交只為了守住24、25個邦交國,這將是必敗的策略。

  邱義仁一般是不開口的,開口必然驚人。這次開口,當然驚呆了不少人。邱義仁這一番話,透露了這一階段乃至下一階段,民進黨當局正在實施的重大策略。無論在外交還是內部政治上,民進黨當局都將奉行“攻擊性”三個字策略,這就是重大策略。

  從外交上來看,民進黨當局是最不具有攻擊性優勢的,原因為:一,勢單力薄,沒有能力突破任何國際障礙。二,無論是主動出擊或者是被動出擊,都達不到目標。三,攻擊性再強烈,中國大陸不可能被攻倒。四,並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充任民進黨當局的攻擊武器,更不願意得罪大陸。

  邱義仁是何其聰明的人,他應該知道效果的真實可能性。但是,他毫不猶疑地選擇了“攻擊性外交”,那麼,就說明他的意圖並不是為了實現外交突破。按照他所透露的、以及我們推測的,邱義仁希望達到這樣幾個目標:

  一,衝擊國際秩序,引發爭端,挑釁大陸,置大陸於惱怒失據的地位,最好迫使大陸採用強烈極端的言行,以得罪台灣民眾,進而影響兩岸關係。

  二,將兩岸關係推向國際社會,塑造台灣被打壓的形象,引起國際矚目,以獲得更多的支援民進黨當局的輿論,讓民進黨當局在國際舞臺上得以充分的曝光亮相。

  三,以外交受到打壓的方式,激發台灣極端的民粹意識,形成白色輿論恐怖,以此制約反對力量,尤其是能對馬英九、國民黨的外交觀、國際觀予以重大打擊。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