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攻擊性外交 邱義仁高興得太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05 00:37:25  



  四,強烈刺激在美國的民進黨當局的政治夥伴,形成在國會制約美國行政機構的力量,降低和壓抑美國國務院對台獨的打擊力度。

  邱義仁日前主持一項座談,一位外交官問,邱在“總統府”、“國安會”任職時主張的“烽火外交”,這個在全世界各國到處點火的外交行動,主要的想法及策略為何?平日“惜話如金”的邱義仁興奮地宣稱,首先他得為“烽火外交”正名為“攻擊外交”,也就是一改過去被動的守住邦交國,主動到世界各國去點火進行攻擊性的外交。

  應該說,“烽火外交”與“攻擊性外交”相比,有三大不同:一,主動性不同,後者比前者要強烈得多。二,目的性不同,後者比前者更明確。三,威脅性不同,後者比前者更具威脅性。更應該說,後者是前者的升級版。

  邱義仁當然評估過此一行為的風險性,他認為安全係數是很大的,至少在於三個方面:一,美方不會也無法堅決反對和全面圍堵,無損美台關係。二,不會立即威脅兩岸關係,大陸不可能採取軍事性打擊措施。三,台灣民眾不會強烈反對,反而會同情和支持,對選舉有利。

  邱義仁稱,無論在軍事、武力、經濟實力及邦交國,台灣不可能和中國大陸正面競賽,為了爭取台灣在外交上更大的迴旋空間,有更多的談判籌碼,可以做的就是這種化被動為主動的“攻擊性外交”。

  但是,“攻擊性外交”就一定能成功嗎?邱義仁可能高興得太早。你把國際組織、國際社會當作戰場,國際組織、國際社會就一定會大力配合你嗎?如果逆料不到的結果發生了呢?你從主動變成被動了呢?

  陳水扁在第一封信函被潘基文退回後,於7月31日,由所謂的“邦交國”代表把第二封信函送達潘基文辦公室。這應該是“攻擊性外交”的重要一擊吧?應該是主動的吧?效果如何呢?

  聯合國秘書長首席發言人艾克哈特3日表示,潘基文的立場,與對陳水扁第一封信函的處理方式(退回信函)一樣,並沒有任何改變。他強調,秘書長處理台灣“申請入會案”,是依聯合國2758號決議以及聯合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處理。 

  可見,聯合國的鐵籬笆,仍然紮得結實!無論什麼“攻擊性外交”,徒呼奈何!

  我們可以肯定,如果民進黨當局加大“攻擊性外交”的力度,世界各國、各組織維護一中,反對台獨的浪潮一定會高高掀起,民進黨當局在國際上可能更受壓制、更加被動。事實真相表明之後,必然引起無法繼續同情下去的台灣民眾對執政者的高度不滿,如是,後果不堪設想。這對民進黨當局、對邱義仁是好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