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士官占士兵總數一半 成技術崗位主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9 14:43:22  


解放軍士兵正在為裝甲車安裝新型通用30炮炮塔。(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6月29日電/四級士官楊富華在北京軍區某集團軍機械化步兵師是個響噹噹的人物,上到師長下至新兵都對他很熟悉。這個入伍時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戰士目前在某裝甲團修理連任火炮技師,負責維修中國最新一代坦克。 

  入伍10多年來,楊富華不僅熟練掌握了各種火炮的維修技術,還改進了30多件維修工具,並為團裏帶出了一大批維修技術骨幹。“他是個難得的人才。戰士們都叫他‘火炮神醫’。”裝甲團團長楊海峰說。 

  楊富華所在的團在全軍最早成建制列裝三代主戰坦克。目前,在這支新型裝甲部隊中,士官的比例超過一半。楊海峰說,包括楊富華在內的大批士官已經成為該團的中堅力量。“部隊武器裝備的操作使用、作戰效能的發揮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士官隊伍的專業知識水準和技術能力。” 

  新華網報道,據介紹,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的士官人數已占士兵總數的一半,高技術部隊達到70%至80%。士官中的85%分佈在基層和作戰、訓練一線崗位。 

  士官起源於外軍,是“尉官和兵之間軍銜的統稱”,有著幾百年的歷史。目前,世界許多國家軍隊都編制了大量的士官,他們作為軍官的助手,管理、訓練和帶領士兵完成戰鬥任務。中國人民解放軍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才開始引入士官制度。 

  據北京軍區司令部軍務部部長李建波介紹,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士官制度是根據鄧小平關於要搞“輩子兵”、保留部隊技術骨幹的指示而創立的。 

  李建波說,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士官制度始於1978年,當時統稱為志願兵。1998年,中國修訂兵役法,將義務兵服役期由3年改為2年,確立中國實行義務兵和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並規定士官軍銜授予志願超期服役的士兵。根據現役士兵服役條例,士官服役期最長可達30年,高級士官與團職軍官的待遇基本相同,並可終身服役,直至退休。 

  199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出臺多項政策,改革士官制度,士官隊伍規模、使用範圍、結構職能等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士官不僅是武器裝備的主要操縱者,而且還成為部隊教育、訓練和管理的骨幹力量。 

  “目前士官已成為中國軍隊專業技術的重要力量。全軍士兵所從事的所有專業技術崗位,特別是關鍵性崗位,如裝甲、導彈、通信、雷達和艦艇、航空等專業的操作手,均由士官擔任。此外,所有建制班班長也全部由士官擔任。”李建波說。 

  根據最新公佈的中國國防白皮書,為改善官兵比例,200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共精簡幹部17萬人,近7萬幹部崗位改由士官擔任。 

  為滿足部隊對人才的需要,2003年中國軍隊還開始直接從非軍事部門招收一部分部隊需要的專業技術複雜、培訓週期較長且數量不足的專業技術崗位人員,特別是部隊配備的新技術武器裝備需要的專業技術人員。這一改革被認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提高士官隊伍的整體素質,增強部隊戰鬥力,適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重要舉措。 

  中國軍隊還加大了對士官的培訓力度。資料顯示,與1999年前相比,中國軍隊每年培訓士官數量增加近3萬,院校培訓量翻了一番;利用社會教育資源培訓,有30多萬士官獲得了職業資格證書,培養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促進了人與裝備的有機結合,部隊遂行作戰任務的能力穩步提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