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謝長廷現象會發燒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6 00:07:19  



  新台灣新聞週刊的專文也看到了民進黨內的不利因素,提問道:黨內初選裂痕、新系大老吳乃仁婉拒加入謝輔選團隊等,會成為謝長廷選戰的罩門嗎?中正紀念堂改名台灣民主紀念館激化藍綠基本教義派對立情緒、民進党主席游錫堃強勢推動“正常國家決議文”,究竟會衍生何連鎖性政治衝擊?“扁長牌”會如預期在2008年選戰衍生正面政治效應嗎?“正常國家決議文”和“中正紀念堂”改名,是遊錫堃、蘇貞昌黨內初選的主要政見,初選敗陣後,他們仍然大力推動,不願鬆手,被外界視為是“選舉症候群”和選後亢奮情緒尚未退燒的典型案例。蘇和新系未來動向,或恐是謝團隊整合的“麻煩製造者”。

  當然,該文作者認爲這些問題最後都能夠得到解決,調子很樂觀。但是我們不認爲民進黨內的矛盾可以迅速地平息。一句“和解共生”,就能號令諸候?就能化幹戈為玉帛?謝長廷當然願意,其他人豈能願意?

  謝長廷核心幕僚透露,謝長廷相信阿扁、遊錫堃、蘇貞昌和綠營相關高層人士有命運共同的認知,經過一段磨合期後,預料黨內整合可望順暢上路。如果謝長廷是這樣認爲的,絕對過於樂觀。

  之所為磨合,磨什麽?合什麽?陳水扁的極端言行要被磨合一些,謝長廷的“和解共生”就不被磨合,就能完全保留嗎?幾乎是沒有可能性的。

  日前。謝長廷表示,他贊成兩岸直航三通,不過前提是要對等談判,包括航線及勞工權益等問題都不能輕忽。他還意有所指地說,如果直航不對等、不尊嚴也不要“國格”,那麼隨時都可以三通。之所以引述謝長廷這句話,實乃從中可以看到“和解共生”被磨合之後的變異:一,“贊成兩岸直航三通,顯然是符合“和解共生”原則的。二要受到所謂“尊嚴”與“國格”的限制,這就是被磨合的痕跡。“尊嚴”與“國格”,就是一邊一國的意思吧!如此下去,豈不又是口惠而實不至?

  如是説來,“和解共生”的政治基礎,又是什麽呢?仍然是台獨路綫?仍然是一邊一國?在這樣的政治基礎上,“和解共生”又有什麽可能得到推行?正如石山上栽樹,土壤在哪?土之不存,樹將附焉?

  以“和解共生”為核心的“謝長廷現象”,要發燒起來,恐非易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