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患上焦慮症 西方爲何怕孔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4 00:25:55  



  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日益廣泛和深入,漢語的文化價值和實用價值也在提升,漢語學習也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和民眾的重視。目前海外學習漢語的人數已超過3000萬。根據預測,馬來西亞漢語教師缺口9萬,印尼缺口10萬;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越南、印尼、中亞五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周邊國家對漢語教師的需求都非常迫切;非洲、阿拉伯地區、南美也有要求,而歐洲、北美、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發達國家,都希望在漢語教師方面得到中國的大力幫助。2010年,國外學習漢語的人數預計將達到1億,而全球漢語教師缺口超過400萬。

  如此説來,500所孔子學院根本無濟於事,不可能緩解世界各國學習漢語的需求,更遑論滿足。隨著時間的推移,1000所、2000所、3000所都有可能出現。這樣的發展勢頭,是會引起西方的高度警惕與猜疑的。

  加拿大安全情報局的該份報告說:“換句話說,中國希望世界對中國和中國的東西產生積極的看法。中國要實現其目標必須讓人們在某種程度上欽佩中國。” 報告還說:“就在專家們討論坦克、導彈、槍炮等硬實力相對於軟實力的重要性的時候,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認為軟實力的概念更有用。”

  看一看,這就是典型的西方心態:一,對中國的任何在國際社會的舉動都處於過敏的狀態中,都從負面作解讀。二,對中國在世界各國舉辦的任何文化活動,都視同陰謀。三,對中國的任何政策措施,都不從國際社會需求的角度來辨識。

  相信西方遲早會產生“孔子焦慮症”。病徵可能如下:一,把中國的漢語推廣機構當作是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對峙的橋頭堡,不排除予以干擾。二,採取更加多的具體對策,扶植西方的學院,與孔子學院對壘。三,制定對抗中國軟實力的文化戰略。四,支持日本、印度等亞洲國家的文化教育機構與中國展開競爭。

  中國用的是平常心,不會把孔子強加於人。國務委員陳至立表示,中國政府願意為各國人民學習漢語和瞭解中國文化提供便利,本著以下原則與海內外有識之士一起繼續推進孔子學院建設:一是雙方自願,加強合作,共同建設,規範辦學。二是遵守所在國家法律,尊重當地習俗,因地制宜,靈活辦學。三是及時總結經驗,規範教學標準,完善品質評估體系。

  這三項原則十分重要,中國應該嚴格遵守,必可在最大程度上達到和諧教育的境界。你情我願,最得人心,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西方攻擊的口實。須知,今天的孔子,不只是代表2500年前的孔子,他代表著中國的未來,代表著中國的實力、中國的發展與影響。這樣的孔子,哪一個西方大國不會害怕?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