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署名文章,指出民進黨的黨內初選,給了台灣社會一次前所未有的震撼教育。把本土拿來檢驗黨員的忠誠度時,民進黨偏離民主精神已越來越遙遠。
文章回顧,在民進黨建黨初期,整個民主運動還處在上升狀態之際,本土原是用來對照威權體制的欠缺歷史意識與人文關懷。在那個歷史階段,本土是做為民主核心價值的具體內容呈現出來,它在於批判一切違反人權、人性、人格的政治思考。民進黨從一九八六年建黨,到二○○○年執政,前後僅十餘年,就獲得社會的鼎力支持。這是因為選民相信這個以本土自命的政黨可以使人權得到尊重,使人性得到解放,使人格得到重建。
文章指出,當政權被託付到民進黨手上時,台灣社會自然就期待一個更開明更自由的時代即將到來。然而,綠色執政七年以來,已經證明本土不再是自由解放的象徵,而是淪為一種粗暴的黨性。本土不僅被拿來檢查在野黨的政治立場,還更進一步用來檢驗黨內成員的忠貞程度。權力在握的民進黨,竟然比建黨草創時期更具政治危機感。對這個懷疑,對那個懷疑,簡直患了嚴重的被害妄想症。
在“總統候選人”的初選階段,民進黨中央對整個社會就抱持狐疑的態度,幾乎認為敵影幢幢,天下選民如果不是淺藍,就是深藍。到了“立委”初選,為了確保特定候選人的篤定出線,遂率先訂立排藍條款,所謂排藍,其實就是戒嚴時期思想檢查的變相演出。對選民做排他性的篩選,無非是為了保證候選人政治立場的純粹性。確立思想檢查的標準之後,在初選臻於激烈的階段,民進黨進入了一個瘋狂的清黨鬥爭的狀態。以本土自居的候選人,動不動就指控對手向中國大陸靠攏,以證明自己是多麼熱愛台灣。
對於一個民主政黨而言,竟然會出現退步的野蠻的清黨行動。這種失去理性、違背人權的行動如火如荼展開時,黨主席不發一語,陳水扁更沈默是金。清黨之後,結果相當令人滿意。“中國琴”沒有當選,“十一寇”也沒有當選。台灣歷史上最純粹、最正確的本土政黨終於宣告誕生。
立場鮮明的民進黨獲勝之後,也是本土精神受到傷害最為嚴重的時刻。民進黨以怎樣的方式進行黨內初選,可以想像的,在未來大選展開之際,也將以同樣的方式來對付競爭敵手。如果民進黨黨員的政治立場都必須遭到懷疑,甚至被迫接受汙名化,那麼未來藍色陣營推出的候選人將受到如何的待遇,幾乎可以推見。
二○○八年的大選,將可見證一場殘酷絕情的黨性大作戰,本土不再是民主精神所尊崇的最高價值,將是用來抹黑競爭對手人格的最佳手段。表面上,台灣是一個民主社會,但是威權體制的幽靈,將披著本土的外衣不斷重返人間。威權不死,本土萬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