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小社論指出,民進黨長期培養的年輕世代改革者,在這次黨內初選先被扣上不公平罪名,繼而在排藍民調下一一中箭落馬。年輕世代的集體消退與斷層,已是民進黨的重大損失,民進黨的政黨競爭力勢必付出慘痛代價。
以學運世代為主體的民進黨年輕世代,在過去十幾年幾乎無役不與。他們在各項選舉累積戰功、展現改革清新形象,政黨輪替後更紛紛出任要職,成為民進黨繼美麗島世代、辯護律師世代後最耀眼的接班梯隊。
小社論指出,但是,這群年輕世代在此次初選卻被冠上“不愛台灣”、“不夠忠誠”等罪名。歷練完整的羅文嘉跌落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之外、逐漸培養“國防”專業的沈發惠退選、長期為台灣外交打拚的蕭美琴被打成“中國琴”、高雄市議會賄選風暴中的清流李昆澤變成“中國流”……他們全都成為黨內權鬥下的犧牲品。
當然,台灣社會已經夠厚愛這群年輕世代,過去也給予他們夠多掌聲了。這群年輕世代的落選,本身自有諸多值得檢討反省之處;失敗未嘗不是年輕世代的必要磨練,他們也還有很多學習成長的空間。儘管如此,這些罪名對年輕世代仍然極不公平,對於懷抱理想的改革者更是情何以堪。
小社論認為,民進黨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民進黨的年輕世代只是大量耗損,國民黨則根本沒有年輕世代集體出頭。民進黨世代交替的速度快得驚人,國民黨則只有一個青年副主席做做樣板。民進黨的政黨競爭力嚴重衰退,國民黨的政黨競爭力卻還不知從何培養起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