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赴美出席戰略經濟對話 緩解貿易摩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1 17:15:58  


2006年12月14日,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和美國財長保爾森在北京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正式啟動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5月21日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21日率團赴華盛頓出席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分析家們說,這次戰略經濟對話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目前的中美貿易摩擦。

  據新華社報道,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將於本月22日至23日在華盛頓舉行,雙方將主要圍繞服務業開放、投資準入與透明度、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平衡增長和創新等議題進行討論。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陶文釗說:“作為兩國的重要溝通渠道,這次戰略經濟對話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中美貿易摩擦問題。”

  他認為,中美有望在取消環境產品與服務的進口貿易壁壘上取得進展,由於雙方已在去年達成初步協議,今年有望進一步落實相關產品的市場準入。

  中國自2005年7月實施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累計升值約7%,最近,中國又進一步擴大了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間。分析家們認為,人民幣匯率問題涉及中國核心利益,中國政府不可能屈從於美國的壓力,而是要按自己的步調進行改革。

  中國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丁志傑說,由於第一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已涉及產業政策層面,在本次對話中,中國還可能在出口退稅、環保標準、勞工制度等方面作出某些承諾,借此推動產業結構調整。

  將參加本次對話的美國勞工部部長趙小蘭說,在本次對話中,美國勞工部的角色將集中在平衡增長方面。

  她說,勞工部將與中國代表團分享美國在建立社會保障、評估失業狀況等社會安全網絡方面的經驗,以此促進兩國間解決戰略性經濟不平衡的問題。

  最近,美國國內對華貿易施壓的聲調再度提高。分析家們認為,鑒於美方高度關注中國資本項目的開放,因此可能會提出一系列開放市場的要求,甚至有可能直接幹預中國金融的對外開放進程。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曹紅輝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對於穩定雙方經貿關係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對於中美雙方提出的各類要求都不能簡單視為對抗行為,而應看到由於業已存在的相關利益,雙方進而產生對話的需求。

  能源和環保同樣是中美代表集中商討的議題。中美相關部門將在能源保障、新能源開發、節能降耗、技術創新等領域商談未來的具體合作。

  中國為此次戰略對話派出強大陣容,包括財政部、商務部、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科技部、國土資源部、環保總局、質檢總局等10多個相關部委。

  吳儀副總理將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各相關部委負責人也將進一步就中美經貿關係中的主要問題釋疑解惑。

  陶文釗表示,雖然民主黨主導的美國國會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明顯,但支持發展中美經貿關係仍然是主流,進一步增加與美國國會的溝通,無疑將有利於緩解經貿摩擦。

  中美經濟相互依賴度不斷提高,已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據中方統計,2006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達2626.8億美元。

  對於這次戰略經濟對話可能取得的成果,專家們認為“有理由表示樂觀”。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王逸舟說,對話不只是經貿方面的對話,更重要的是中美信任機制的建立,建立“雙方共同體”意識。

  “當一些看不見的東西發生、激化時,可以在未啟動之前得到緩解。通過溝通信任,以實現風險危機的評估、緩解和處理效應。”王逸舟說。

  中美於2006年12月進行了首次戰略經濟對話。這一對話機制已成為兩國就事關雙方全局性、戰略性和長期性經濟問題進行探討的重要平臺,在兩國經貿關係以至整個關係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