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新潮流下一步 跟著蘇貞昌先回井崗山打游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17 20:23:42  




  初選第一輪結果出爐後,林濁水、沈發惠、鄭國忠等人相繼宣布退選;“靠行”的北市形象牌蕭美琴也因“中國琴”陷入苦戰。這樣的結果,有些原本就是受選制改變的影響,但最讓他們驚心動魄的,其實是黨員票的“示警”。例如新系不分區“立委”洪奇昌從過去四千二掉到一千三,類似的“反撲”讓新系心慌、心虛。 

  這代表什麼?當黨員不認同你,等於在黨內的正當性被毀;中間選民又是渙散的、不可靠的。某個程度上,他們的內心又有一種悲哀,要他們變成“王世堅、林國慶者流”,“辦不到。” 

  兩極化!社會極端發展,政媒都該負責任 

  正當性愈來愈弱、弱到連存在的價值都不確定的時候,路線的爭執就更明顯。某新系青壯“立委”說,“長期以來,路線的爭議都被內部的凝聚力壓下來,沒有去面對。”結果,因為選舉利益愈來愈壓不住,新潮流原本最自豪的紀律開始鬆散;有的為了選“立委”跑去支持謝長廷,有的,“連乃公也壓不住。” 

  因為心慌、由於渙散,“理想與現實”兼具的派系變得找不到自己。他們過去與黨內其他派系區隔的,中間路線的理想性該不該繼續?“但這一年的變化,是讓這路線遭遇挫折的。”某新系青壯輩核心這樣說。可是社會對他們有期望,質問“為什麼不站出來好好辯護?”但該人士說:“好好辯護下場會更慘。” 

  連辯護都不能。他們多數人抱著先過眼前這一關的的念頭。雲林“立委”林樹山和前北縣“立委”李文忠不諱言,“前面的隱忍是政治判斷錯誤”,但是在“戰”與“和”之間,流內還未達成共識。北縣“立委”林淑芬也表示:“現在抱怨這些有什麼用?這就好像是一群人在賭桌上打牌,賭輸的人總不能翻桌吧!趕快敗中求勝比較重要。” 

  另一方面,他們也覺得,媒體的表現令他們得不到奧援。某新系青壯派核心表示:“社會朝兩極化發展,政治人物與媒體都要負責任。”他承認他們自己在戰術的操作上或有失誤,不過,“像2100那樣,為了中國開放水果進口,不顧一切一場接一場下鄉呼喚群眾,當然造成三立跟民視跟進。”他說:“政治就是這樣,一端走極端,另一端就走極端啊。” 
很無奈!政治不容許先知,無法續唱高調 

  但真要他們就這樣幹下去,他們內心又有“小小知識分子的驕傲”,不過,當解釋“挺扁不能挺到沒有是非”,回到兩極對立中,就又變成“祇問立場,不問是非”,還是感到無奈。 

  想不想拉回來?“走偏了,我們內心也不認同,但是政治人物如果‘曲高和寡’續唱高調,祇會死得更難看。” 

  理想與現實之間到底還有沒有路?某青壯派核心表示,新系至今其實未被質疑路線不對,祇是曾經“沉默”;至於他們原本支持的領導人蘇貞昌,做法雖跟他們“有一點不一樣”,確實“初選有向深綠靠攏”,但“相信選民會體諒其中的艱難、辛苦。” 

  關鍵時刻的沉默到底是不是不夠堅持?為了選舉暫時“權宜”,能不能被解釋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深綠為什麼覺得他們不夠“忠誠”、中間選民何以認為他們有搖擺的“嫌疑”?新潮流找出答案了嗎? 

  新系某青壯輩領導人說:“每一次選舉,都會有選民的制裁。下一次選舉,如果走極端的人都落選,大家就知道不能這樣搞。”但如果不是呢?他們就要放棄心中“小小知識分子的驕傲”,變成“王世堅者流、林國慶者流”?新系核心要角曾說:“政治是不容許先知的。”也許!但新潮流給人那麼一點不一樣,就是有時候,他們應該還是可以加加油的。政治市場上,一時找不到市場定位,但不要失去自己。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