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世界日報:謝長廷出線 也難帶領台走出困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13 12:45:53  


  中評社香港5月13日電/泰國《世界日報》對大多數關心台灣的海外華人而言,今年和明年初最為關心的事情,應該是台灣的“總統”大選。雖然陳水扁8年治理無方,經濟下降,民不聊生,他自己和家族陷入貪瀆官司,如果在西方民主社會早就下台好幾次了,但是,陳水扁利用省籍矛盾,煽動本土情緒,鼓吹去“中國化”,離間分化藍營,並憑藉兩顆神秘子彈,不但逆勢而上, 贏得2004年連任,同時也逃脫2006年100萬紅衫軍上街要求其下台的滅頂之災,更為嚴重的是,他成功地將台灣分化,讓民進黨的支持者可以不顧政 治道德,不顧執政優劣,不顧公平正義,一味關心所謂的本土政權是否延續。因此,台灣2008的“總統”大選,攸關台灣能否走出陳水扁“魔咒”,攸關兩岸關係的 戰與和,攸關全世界華人的未來命運,其重要性是眾所週知的。
 
  社論分析,民進黨初選經歷過“4大天王”的“殊死搏鬥”,終於讓前“行政院”院長謝長廷出線,“4大天王”立刻攜手展示團結,蘇貞昌、游錫堃、呂秀蓮都退出第2階段的民調競爭,謝長廷也低調安撫對手,民進黨從表面上看整合成功。而一直未有動向的李登輝,本來就不喜歡蘇貞昌,而是看好謝長廷,因此,從某種意義上看,泛綠陣營除了謝長廷如何選擇副手還會有一些風波之外,基本上已經整合成功, 枕戈待旦。從民調上來看,謝長廷出線後,支持率開始朝上飆升,與馬英九的差距從15個百分點縮小到9個百分點,引發泛藍的震驚,也引發了海外華人的重大關注。不能否認,謝長廷出線後,人們對國民黨仍然陷在“馬王之爭”的泥沼中不自拔感到憂心,甚至有某種恨其不爭氣的放棄情緒,這就是重大的“心防”危機,在 此不能不一一舉出來加以論證。
 
  首先,認為謝長廷與陳水扁不同,“謝總統”誕生,總比陳水扁好。不錯,從民進黨的歷史來看,“長扁之爭”確實存在,謝長廷做“行政院”院長時,府院之爭也相當激烈,紅衫軍倒扁時,謝也與扁保持一定距離,這次民進黨初選,陳水扁也是暗中偏幫蘇貞昌,因為他認為謝不容易控制。所以,謝出線後,媒體一片陳水扁已經“跛腳”的聲音。這是看其表面,不看其實質,長扁固然有性格矛盾、人格差距、領導風格不同,也有“瑜亮情結”,但是,他們在路線理念的本質上沒有區別,在基本支持盤上也沒有區別,只是謝長廷能夠更巧妙地來推動台獨路線,分化省籍矛盾,挑動民粹主義而已。
 
  其次,認為謝長廷會推動兩岸和解,將把陳水扁的極獨路線拉回到維持現狀路線。不錯,謝長廷提出過“憲法1中”,也曾經為了打中國大陸牌提出過“1個中國大陸,2個城市”,希望以高雄市長身分走訪南京,最後給陳水扁的陸委會攔了下來。為此,謝出線後,北京傳出對謝長廷沒有反感的言論,甚至有人說,謝的務實,可能比馬英 九的反共更能讓北京對付,謝的本省籍背景也比馬英九的外省籍背景好談判。但是,他們沒有看到,謝長廷的“奸巧”自不待言,謝長廷也不是他1個人就能推動台灣的方向,他背後的黨機器,或者說未來的民進黨政府,已經是1個走向獨立的“大戰車”,陳水扁、李登輝、辜寬敏、呂秀蓮、游錫堃、蘇貞昌,都是戰車上的戰將,謝長廷沒有他們,打不贏選戰,即使打贏了選戰,沒有他們,也無法順利執政。更何況,在民進黨初選的辯論中,謝長廷已經提出了修改“憲法”的承諾,“憲法”一變,謝長廷過去的話就統統作廢了。北京必須看到這一點,泛藍支持者必須看到這一點,海外華人也必須看到這一點。
 
  再次,認為謝長廷懂得建設,他的高雄政績不比馬英九的台北政績差,謝執政,台灣經濟會上去。這是一廂情願,如果沒有台獨路線的根本改變,如果沒有兩岸在“1中各表”的模糊空間上達成和平協定,兩岸關係就不可能真正順暢,中國大陸也不可能真正成為台灣發展的腹地,台灣經濟也就難以躍升。最近的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世界競爭力評比結果出爐,中國大陸首度超過台灣,這就是警訊。
 
  社論最後指出,從多方面深入探討,縱使謝長廷真的上台,也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因為陳水扁執政8年,製造了太多的問題,了解台灣內在問題的觀察家多認為台灣只有再次政黨輪替,才有可能解決結構性的諸多弊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