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培養官兵創新能力 提高隱性戰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8 10:53:59  


中國63A式兩栖坦克。(資料圖)
  培養官兵創造性使用武器裝備的能力。每一種武器裝備都是為了滿足一定的作戰需要而研製和生產的,具有明確的戰術技術性能,即“顯性作戰能力”。同時,每一種武器裝備往往又具有使用者甚至研製者所未知的“隱性作戰能力”。發揮武器裝備的“顯性作戰能力”,只要根據一定的規程嚴格訓練,一般不難做到。但發揮武器裝備的“隱性作戰能力”,則有賴於官兵的智慧和創新能力,有賴於官兵對武器裝備的創造性理解和使用。特別是武器裝備上處於劣勢的一方要戰勝強敵,更需要創造性地發揮手中武器裝備的最大效能。而創造性使用武器裝備的能力,只能來源於艱苦的訓練,來源於對手中武器裝備的真正精通,來源於熟能生巧,正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培養官兵創造性利用敵人弱點的能力。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的強,也沒有絕對的弱。強與弱、優與劣、長與短往往是相生相剋、相伴相隨的。軍事上,充分利用敵人的弱點,攻擊敵人的弱點,通常是克敵制勝的重要途徑。古今中外,凡是能打勝仗、善打勝仗的軍隊,往往都善於創造性地利用敵人的弱點。抗美援朝戰爭中,美軍擁有我軍無可比擬的火力、機動力和制空能力,但也有其致命的弱點,就是毛澤東所說的“鋼多氣少”。志願軍正是利用了敵人的這一弱點,對敵開展令其望而生畏的近戰、夜戰和肉搏戰,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戰爭後期,美軍也正是利用了志願軍後勤保障困難,不能持續保持攻勢這一弱點,採取“磁性戰術”,才保住了最後的體面。

  創造性地利用敵人的弱點,能充分發揮己方的優勢,最大限度地減殺敵方的整體作戰能力,達成出奇制勝的作戰效果。創造性地利用敵人的弱點,來源於對敵人的透徹剖析,來源於對自己優長的準確把握。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平時訓練中就瞄準對手想對策、長本領。未來戰爭面對強敵,只要我們能夠創造性地利用敵人的弱點,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長,也一定能打破強敵不可戰勝的神話。

  培養官兵創造性運用戰法的能力。克敵制勝沒有固定的模式。古人說:“兵者謀也,因敵制勝,豈必泥于古哉。”其要義就是因時、因地、因勢、因敵而創造性地運用戰法。軍事技術的發展,戰爭形態的演進,不僅沒有降低戰術的作用,反而為創造性地運用戰法提供了廣闊天地。問題的關鍵在於,平時的訓練中就必須引導官兵敢於打破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的桎梏,不斷創新和演練與信息化戰爭相適應的戰法,不斷提高官兵創造性運用戰法的能力。

  培養官兵的創新能力,要求我們在軍事訓練實踐中努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發揚軍事民主,激發官兵的創新熱情。真正的智慧、偉大的力量來源於群眾。發揚軍事民主,集中群眾智慧,是我軍建設和作戰的一條重要經驗。在當前的訓練中,尤其要注意提高訓練決策的透明度,使決策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讓官兵真正成為訓練的主人。必須對官兵在訓練中提出的新點子、新對策,給予積極的鼓勵、扶持和引導,不斷總結和提煉官兵在訓練中顯現的創新因數,並引導官兵在實踐中發展完善和提高。

  二是夯實基礎功底,提高官兵的創新素養。一支沒有創新素養的軍隊,是不可能具有創新能力的。必須在訓練中努力打牢官兵的體能、技能、智慧基礎,使之具有健全的頭腦、敏銳的思維,精通各種武器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具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軍事理論知識。隨著軍事訓練由機械化條件下向資訊化條件下轉變的推進,必須重視提高官兵的資訊素養,提高官兵的資訊獲取、資訊管理、資訊處理和資訊使用能力。

  三是強化實戰性訓練,為官兵搭建廣闊的創新舞臺。應在訓練中創設難局、險局和危局,使官兵在逼真的戰場環境下練作風、練膽氣、練謀略,提高打贏能力。必須在訓練中不斷增強對抗的力度,通過資訊、電磁、機動、火力和保障對抗等高強度的訓練,激發官兵的創新潛能和創新能力。(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