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外駐訓的解放軍電子對抗分隊。(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4月27日電/2002年,一紙命令將廣州軍區某裝甲團推到了改制換裝的波峰浪尖,也把徐蓉推到了團政治委員的位置上——上級的指示很明確:在完成從摩托化向兩栖機械化轉型的歷史使命中,裝甲團要帶好頭,樹標杆。
中國青年報報道,徐蓉強烈地意識到:身為政治主官,如果軍事不懂行,打起仗來只能靠邊站。經徐蓉提議,徐蓉與其他9名團常委一道,白天練技術,晚上學理論,很快掌握了裝甲車的三大專業,成為全團第一批掌握新裝備的“明白人”。不久,在一次彙報表演中,徐蓉熟練地駕駛坦克第一個攻上山頭,受到軍委首長的高度稱讚。
哨兵太熟悉徐蓉辦公室深夜還亮著的燈光。官兵太熟悉徐政委“再來一遍”的“口頭禪”。
2003年海訓期間,為迎接上級對團常委的專業技能考核,徐蓉堅持每天泡在訓練場。每次收操前,徐蓉總是要鑽進裝甲車“再來一遍。”
當時任教練的四連連長李廣勇清楚地記得:為攻克某型指揮車通信這一重難點課目,他不顧車內40多度的高溫,一共再來了十多遍,直到中午兩點才蹲在訓練場草草扒了幾口飯。
經過三周的刻苦訓練,團常委的三大專業考核全部合格,徐蓉還創造了全優的成績。
2005年5月,集團軍組織師旅團首長機關對抗演練。戰鬥即將打響之際,團長楊曉波卻突然接到馬上參加軍區集訓的通知。團長都不在,這仗還怎麼打?有的官兵甚至提出這樣的疑問,去年全團排名第二,今年會不會倒數?
“今年我們的目標就是——拿第一!”動員會上,徐蓉的話擲地有聲,字字砸在官兵的心坎上。
演習結束後,裝甲團在數十個建制單位中獲得了第一名。集團軍機關一位領導現場觀看該團作戰會議後,發出這樣的感慨:“一個政委能對軍事如此的熟悉,不簡單。”
標杆不是為了標榜。今年年初,集團軍建制師旅團單位主官比武即將舉行。大年初一,徐蓉一搞完團拜會就直奔辦公室練習電腦網上標圖作業。他囑咐總機:春節期間,除了工作電話其餘一概不接。比武結束,徐蓉進入了前三強。
在參加集團軍、軍區尖子比武的動員會上,他給全團官兵鼓勁:“我政委能行,你們肯定更行。”結果,團隊在比武中大獲全勝。
綱舉目張,徐蓉喜歡這句話。部隊工作的“綱”就是訓練,徐蓉說:訓練上不去,再忙也白忙。
榴炮二連各方面的基礎都不錯,幹部骨幹都十分盡心盡力,安全管理工作也抓得很嚴,但是由於軍事訓練成績上不去,連續多年與先進失之交臂。
前年,由於該連指導員軍事不合格,連隊評先被一票否決。去年,指導員雖認識到這點,但因為五公里考核時,中途讓戰士替考,被發現後,連隊再一次失去評先的資格,他本人還被行政警告處分。
支部整頓會上,徐蓉分析原因時語重心長:“訓練都搞不好,打起仗來還能當什麼尖刀?千方百計提高部隊的訓練水準,就是最大的政治。”
過去,團裏出於安全考慮,駕駛不敢讓“新手”放單飛,換來換去就那麼幾個人,結果一到用人的時候,掰著手指都找不出幾個像樣的人才。這些年,該團不僅加大了培訓的力度,而且放手讓駕駛員在實戰環境中摔打,夜間閉燈駕駛等高難課目重新成為訓練的重點。結果,不僅沒有發生一例事故,而且即使駕駛員都不在,團裏的幹部照樣可以頂上去。
要有抓安全的意識,更要有抓安全的素質。當今武器裝備的型號越來越多,性能越來越先進,光靠幾句空洞的口號,保不了平安,也很難對全面建設有所促進。
2003年,徐蓉對駕駛員海上開窗駕駛這一做法產生了懷疑和擔憂。多數官兵認為,開窗駕駛便於觀察方位和發現目標,況且開不開窗,教材和大綱上都沒有明確規定。
徐蓉則有自己的考慮:開窗駕駛,一來如果風浪大,會造成海水灌進駕駛艙,發生沉車事故;二來駕駛員目標暴露,無疑會增大傷亡概率。所以,這既不利於安全,也不符合實戰要求。一年後,全師推廣了駕駛員海上不開窗駕駛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