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朝日新聞》:中國科研實力正在趕超日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4 10:00:48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在科學技術領域也開始嶄露頭角。從統計數字上看,中國的科技預算與研究人員數量均已超過日本,某些領域的科研能力已達世界水準。日本《朝日新聞》5月2日就此刊發一篇題為《中國出現科技熱》的文章,新華網發表專稿摘錄文章要點如下:

  在生物工程研究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日本、美國和歐洲分別運營著各自的公共數據庫。研究人員可選擇其中的任意一家,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像專利一樣登記在數據庫裏。這種數據庫的利用率美國為73%,歐洲為14%,日本為12%。數據庫的利用率已經成為顯示研究水準的一種標誌。

  公共數據庫創立以來,日美歐的三極體制已經持續了20多年。現在由於中國的崛起,生物工程研究領域的三極體制開始動搖。去年5月,中國與英國企業合作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數據庫,開始了試運行。另外,在歐美和日本取得博士學位的大量優秀人才回國也大大促進了中國在該領域研究水準的提高。

  從事遺傳學研究的五條堀孝教授說:“不僅是經濟領域,中國在科學領域的地位也開始不容忽視。為了確保自己的地位,日本應該與中國和南韓合作。”

  經合組織去年底公佈的分析結果顯示,2006年中國的科研經費如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已經超過日本,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據中國科技部統計,2006年中國的科研經費達到2943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4%。日本目前的科研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為3.5%,中國與日本相比雖然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日本現在的經費增長幅度微弱,而中國平均每年的增幅高達20%左右。

  一位多年從事科技政策工作的中國政府前高官認為,中國只是統計上的科技大國,還不是像歐美和日本那樣有競爭力的科技大國。但日本理化學研究所中國事務所籌備室負責人寺岡先生則說:“中國有一些優秀的研究機構,人員基本上是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年輕人才。中國雖然在基礎的廣度上還不及日本,但實力在穩步提高。”

  從事奈米物理等專業的東京大學教授長谷川修司說:“在尖端研究領域,中國已與我們處於對等地位。最近中國相繼購買了高昂的德國造計測裝置,在設備上大有趕超日本之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