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埃塞中國工人濺血 無關非洲政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7 00:23:02  



  再從今次遇到重大麻煩的中原油田來看,該公司在過去開拓海外市場10多年中,沒有發生過一次生產事故和綁架事件。尤其在外部風險的防范上,該公司一方面通過積極推動本土化戰略密切與當地的關係,降低風險,另一方面通過慈善投入、加強溝通、完善制度等辦法,也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中原油田在蘇丹、也門、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等國都與政府軍隊保持合作。

  今次事件發生後,中國的外交部、商務部、中國駐埃塞使館和有關企業等迅速啟動應急機制,向埃塞方面提出緊急交涉,要求全力搜救遇襲中方人員,確保其安全獲釋,並切實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在埃塞的中資機構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協助做好有關善後工作。埃塞政府迅速增派軍隊趕赴事發地點。歐加登民族解放陣線 在倫敦的發言人邁赫迪說,被他們抓獲的中國工人將“受到人道對待”,而且強調他們不會把這些人扣為人質,而會把他們移交給“適當的機構”。

  所以,我們可以推出幾個結論:一,中國政府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範及處理危機的機制。二,相關援建公司企業也有自己的獨特的防範機制。三,中國的非洲政策總的來說是受到非洲人民歡迎的,以仇視中國人爲主要襲擊原因的事件幾乎沒有。

  當然,並不是說以不變應萬變是對的。如何在新的形勢下,發現新的問題,及早做出新的應對措施,防範和處理更加嚴峻的問題,是中國政府不可以掉以輕心的。我們認爲,在非洲的政治因素更趨複雜的情況下,中國學者的有關建議值得考慮:

  一,在安全形勢嚴峻的重點區域,中國不僅應該同當地政府建立更加有效的聯繫與合作,共同商定有關人員安全的應對政策、機制和具體方案,而且應該積極主動地尋求同其他所在地外國組織(包括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的合作交流,形成協作聯動機制,共同應對可能突發的安全事件。

  二,有關部門應該摒棄“是否會干涉別國內政”、“是否會引起所在國反感”等顧慮,大膽借鑒國際通行做法,通過外交途徑同有海外軍事勢力的國家建立起安全合作關係,以有效防控各種安全風險。

  綜上分析,中國的非洲政策不可能受到今次事件的任何衝擊,但是,中國在對非洲國家的援建過程中,如何更加妥當地做好保護派出人員的工作,需要新的對策和思路。中國工人在埃塞俄比亞流血,令國人悲痛。但是,中國與非洲的關係,不會動搖。吸取血的教訓,做好嚴密防範,對中國與非洲關係的發展更加有利。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