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中國就在亞洲 不管美國來不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6 00:30:12  


  中評社香港4月26日電(評論員 丘巒)近來國際輿論總是把中國與美國置放在亞洲的兩極。中國進則美國退,美國來則中國走,中國溢則美國損,美國濃則中國淡。似乎以爲中美兩國在亞洲、特別是在東南亞的利益不可調和。甚至新加坡的總理李顯龍也持有這樣的莫名其妙的觀點。

  日前美國的《新聞周刊》發表署名文章說:沒有人樂見中國主導亞洲。新加坡精明的總理李顯龍敦促美國採取更積極的接觸。他表示“你在這個地區有很多朋友。但許多亞洲國家的態度是中國會在這裏兩千年。美國今天在這裏,但可能會離開。如果你停止關注我們,我們就只剩一個追求者,只剩一個選擇。”

  李顯龍的話是有出處的。李顯龍在4月17日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他觀察到中國正努力和東南亞國家發展關係,包括美國傳統友邦新加坡、菲律賓和泰國等國家,中國都和它們加深政治與經貿關係。所有東盟國家都希望和中國發展友好關係,但幾乎所有國家也希望美國能成為這個“關係方程式”的一部分,雖不是全部的國家都會表達出來,但它們多數樂見美國成為這個區域佈局的一員。作為亞洲國家,新加坡希望和中國加強區域合作,但新加坡也希望和美國繼續維持關係。“我們很多課題上和美國看法一致,我們想做的是確保東南亞繼續在美國的雷達熒幕上。”

  事實上,李顯龍也沒有多大的錯誤,他是實事求是地描繪了東南亞一些國家的心態。作爲東南亞國家,有這樣的幾種突出心態:

  一,東南亞一些國家因爲與美國長期保持比較密切的關係,並在與美國發展關係中獲得巨大利益,因此具有相當濃重的美國情結以及利益需求,所以,希望美國加大在東南亞的政治經濟甚至軍事安全作爲,是東南亞一些國家的一種期盼,特別是新加坡。

  二,東南亞是開放的地區,所以特別期盼大國在此地區的競爭,尤其是中美兩國的競爭。只要有競爭,就要釋放各種利益,這對東南亞國家來説是最好不過的。只有中國的利益存在,或只有美國的利益存在,構成大國壟斷,對東南亞則不利。

  三,東南亞國家最擔心的是中美關係十分密切,完全契合在一起,無須通過東南亞國家作爲紐帶或者接觸點,這就容易使得東南亞國家站在亞洲乃至全球利益與安全格局的外面。站在兩個巨人的肩膀上,是東南亞國家最開心的事吧!

  但是,因爲中國加強了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就覺得美國減少了與東南亞國家的聯係,因而擔憂美國的實力遭到削弱,這樣的心態就非常不對了。李顯龍有這樣的心態,他稱﹐與美國不同﹐中國在加強在東南亞地區的經濟、政治影響力方面做得非常好。東南亞有豐富的石油和礦產資源﹐該地區的新加坡、菲律賓和泰國等國都是美國的傳統盟友。中國正在積極努力地加強與東南亞的關係。美國更需要維護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但美國並沒有這樣做﹐部分原因是一些美國政治家已經沉醉於發展美中關係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